-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山(bái shān)的意思:指山峰高耸、洁白如玉的山。
残烧(cán shāo)的意思:指战争或火灾之后的遗留余火。
尺书(chǐ shū)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篇幅短小。
堆案(duī àn)的意思:指案件积压,堆积如山。
河朔(hé shuò)的意思:河朔是指河北和山西一带的地方。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匡时(kuāng shí)的意思:纠正时弊,挽救时局。
仆夫(pú fū)的意思:指仆人、仆役。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食鱼(shí yú)的意思:指吃了鱼,比喻获得了好处或利益。
朔雪(shuò xuě)的意思:指初冬时节的第一场雪,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开始或开端。
文史(wén shǐ)的意思:指文化和历史领域的知识和学问。
弦歌(xián gē)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歌声悠扬动听。
雅志(yǎ zhì)的意思:指高尚的志向和追求,具有优雅的品质和高尚的精神。
长白山(cháng bái shān)的意思:指高大而雄伟的山峰,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志向远大或事物的规模宏大。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边塞僧舍的生活图景,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首联“岁晚漳河朔雪霏,仆夫持得尺书归”,以冬日的漳河为背景,描绘了仆人带回一封书信的情景,既点明了时间地点,也暗示了远方的牵挂与思念。颔联“三冬文史常堆案,一室弦歌自掩扉”,通过“文史”与“弦歌”的对比,展现了僧人日常生活的静谧与丰富,既有对学问的追求,又有对音乐艺术的享受,体现了僧人的精神世界之宽广。
颈联“古庙薪残烧粥冷,荒陂水少食鱼稀”,则转向对僧舍外环境的描绘,古庙中的柴火已燃尽,粥冷鱼稀,营造出一种简朴而略显凄凉的氛围,但这种环境并未让僧人感到困扰,反而更加凸显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尾联“何如长白山中寺,莫使匡时雅志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在长白山中的寺庙里,远离尘嚣,保持高洁的志向,不被世俗所束缚,这不仅是对李生的劝勉,也是对自己理想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僧人及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质朴而意味深长,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月十六日文兴折赠绿萼梅数枝花多而甚香非
旧闻良月似春时,真有梅花如许枝。
绿萼深宜翠羽宿,静香独许蜜蜂知。
木犀莫道开能再,庭菊无嗟晚乃移。
不是南方地偏暖,宠光潜已落天涯。
连日与邢伯方兄弟饮成四十字
江上风虽横,林间月自新。
探橐看墨妙,酌酒话情亲。
感叹思前日,飘零愧此身。
未妨频夕醉,初不污东茵。
李商叟举似用南涧山字韵茶山星字韵数诗辄借
吾州畴昔聚文星,我已后之君有声。
丹笔未讎天禄阁,白头犹住锦官城。
旧谙林麓深堪隐,今见溪山远更明。
剩欲相投小盘礴,溪头亡好坏橹双鸣。
明日同数公复登山忽闻履声乃审知也携和诗三
松简谡谡冲浮埃,跫然谁能为余来。
凭高所历故已下,得君更觉争崔嵬。
兹山不到近十载,频日能来已再回。
人生万事每如此,而欲取必真愚哉。
袖衔文书辱持似,快读不待纸尾开。
金声讵须掷地出,隐隐自杂山风哀。
吾曹用意果痴绝,非尔何以娱岁月。
明当举似子王子,不但慰归仍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