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希孟寄示赋论甚佳有未尽善处辄为涂改因成小诗寄之》全文
- 翻译
- 你寄来的文章雄浑而优美,
为何会比水还要冰冷,难道没有原因?
- 注释
- 雄文:出色的文章。
丽且新:美丽且新颖。
冰寒于水:比水还冷。
岂无因:难道没有缘由。
丹粉:红色的颜料,比喻华丽的文字。
西子:古代美女西施,这里借指美人或美好的形象。
浓涂淡墨:浓重和清淡的色彩,比喻文章的风格变化。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题为《石希孟寄示赋论甚佳有未尽善处辄为涂改因成小诗寄之》。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对朋友石希孟寄来的文章的赞赏,同时也提到了对其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的过程。诗人以“雄文丽且新”赞扬对方的文章风格独特,新颖出众。接着,他以“冰寒于水岂无因”暗示文章内容深刻,犹如冰水般清新冷峻,富有深意。
诗人进一步通过比喻,将石希孟的作品比作“丹粉画西子”,意指其文字如美女西施,虽浓妆淡抹,却自然动人。这里既赞美了文章的文采,也强调了其内在的韵味和层次感。最后,诗人以“要见浓涂淡墨人”表达自己对石希孟在写作中既能把握整体又能注重细节的赞赏,认为他在文章修饰上恰到好处,既有浓墨重彩之处,也有淡雅之处,体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底。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和对其创作的细致评析,充满了对文学艺术的欣赏与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