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桐华》
《桐华》全文
宋 / 谢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随风泊钓楂,弄日色侵霞。

烧地锄草,荒池旧沤麻

偶寻僧坐石,见落鸟衔花。

饧粥春寒后,多逢楝树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锄草(chú cǎo)的意思:锄草是指除去杂草,比喻清除障碍或解决问题。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沤麻(òu má)的意思:指因为精疲力竭而昏昏沉沉的状态

日色(rì sè)的意思:指太阳的颜色,比喻光明和美好。

烧地(shāo dì)的意思:指烧毁土地,使其无法再被利用,比喻破坏、毁灭。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饧粥(táng zhōu)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或发展过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自然之美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随风飘荡的钓鱼竿、日光映照下的云霞、未被耕作的土地、废弃的沤麻池塘、与僧人交谈的静石、空中飞翔的鸟儿以及春寒过后品尝的甜蜜粥食。通过这些元素,诗人不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还融入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首句“随风泊钓楂”描绘了钓鱼者随风而动的悠闲状态,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接下来,“弄日色侵霞”则将日光与云霞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梦幻的氛围。接着,“烧地不锄草,荒池旧沤麻”两句,通过未被耕作的土地和废弃的沤麻池塘,展现了自然界的原始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

“偶寻僧坐石,见落鸟衔花”这两句,通过偶然遇见僧人和鸟儿衔花的情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最后,“饧粥春寒后,多逢楝树家”则以春寒后的甜蜜粥食和楝树为背景,表达了对简单而温馨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四季更替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谢翱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出家·其四

华梵名言底不同,咒声初学苦难工。

六经章句曾多读,一会楞严失辩聪。

担板几能知道妙,偷心疑弗与禅通。

药王故为医分别,吞吐教如栗棘蓬。

(0)

秋朝山寮柬黎务光

山寮村馆共秋朝,数里疏林叶似烧。

架积遗书从许借,吟同小隐不须招。

蓼红野艇回孤棹,霜白行人过板桥。

欲拉支公寻寂寞,恐埋踪迹入渔樵。

(0)

送人归闽中

闽山粤水无多异,为积羁愁始欲归。

离绪暗滋伤逝恶,客心长计浪游非。

从经海岛诗偏怪,欲别林僧话转稀。

世故为儒谁可奈,苍苍苦觅旧渔矶。

(0)

秋日晚郊咏归

枫叶纷纷落径繁,游人望望下郊原。

归云挟杖过山涧,落日题诗倚竹园。

孤鹭远翻秋浦静,乱鸦频聚夕阳喧。

夷犹月上蓬蒿处,长笛一声城外村。

(0)

招隐诗·其二

飞鸟处巢穴,遥知风雨期。

吾乃为人期,胡为独后时。

秋风萎嘉木,白露盈庭帏。

昔者荷筱子,沮溺相因依。

岂不惜贤达,殊路安可希。

南涧有蘋藻,北山唯蕨薇。

岁晏归敝庐,策杖任所之。

(0)

赠罗仲谦

龙溪千树照寒梅,君掩高斋即雪堆。

旧有霜毫供幕府,久无清梦绕城隈。

瑶琴弹处声皆古,新韵成时意尽开。

廿载上方明月好,一加襆被记初回。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