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句六十四首·其四十四》
《绝句六十四首·其四十四》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

有无从此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恍惚(huǎng hū)的意思:形容思想或感觉迷糊,不清晰或不真实。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无从(wú cóng)的意思:没有途径、没有办法

相入(xiāng rù)的意思:相互融入,相互交融。

杳冥(yǎo míng)的意思:形容遥远、昏暗、不可知的状态。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注释
恍惚:形容精神迷离或不清晰。
有象:象征或形象。
杳冥:幽深而不可见。
真精:真实的本质或精华。
自相入:相互渗透或交融。
未见:没有亲眼见到。
想得成:能够想象或理解。
翻译
在恍惚的境界中寻找某种象征
在幽深神秘的地方探寻真实精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伯端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和真理追求的深邃思考。开篇“恍惚之中寻有象”,表现出一种迷茫中寻找超验境界的状态,“象”在这里可能指代某种精神象征或哲学概念,表明诗人对超越现实的追求。

“杳冥之内觅真精”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追求。这里的“杳冥”形容的是一种难以触及的神秘领域,而“真精”则是指那种最纯粹、最本质的东西。这两句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对精神世界探索的画面。

第三句“有无从此自相入”,表达了诗人对于存在与虚无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这里的“有”和“无”是哲学中常讨论的问题,它们之间的界限在诗人的笔下变得模糊,似乎它们能够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

最后,“未见如何想得成”则流露出一种对这种深奥主题难以完全把握的自谦态度。诗人通过这句话表现出一种敬畏之心,同时也传达了对知识和真理认知上的局限性的一种认识。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宇宙与生命本质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哲思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冬夜石庄

五亩犹闲此夜心,低徊旧犬在修林。

听风远激霜榛劲,篝火寒依土锉深。

细雨软绵欺酒力,短歌愁绪剧蛩吟。

暮年棒檄翻多事,不信前人有陆沈。

(0)

山庄值月

野兴随樵牧,行歌归渐昏。

疏林争宿鸟,落日失孤村。

客子犹闲立,农家早闭门。

忽然山月吐,疑是在东屯。

(0)

自邑中归田作·其二

驱车当得路,凿井当得泉。

我本东皋氓,适野便悠然。

小心事农父,农父谓我贤。

授以耘耔法,要言皆可传。

节序荷相存,乾糇未有愆。

始知诗书外,礼法不相悬。

此中无羞辱,聊用乐天年。

奈何催租吏,箕踞柴门前。

野人苦低头,不如对简编。

箪瓢与陋巷,昔不有颜渊。

(0)

感遇·其一

自昔恳确田,力疲鲜所获。

今兹受草莱,朝暮不遑适。

反覆已四三,根盘匪易辟。

筋骨岂尝爱,镃基未之惜。

嘉种无新机,莠势转充斥。

自分农家流,服勤乃长策。

水旱会有时,蝥贼数庸厄。

惟愿菑畬成,主伯蒙其益。

亦令继自今,动免怨疆场。

敢希乐郊人,岁取禾三百。

(0)

病中

静里悟沈浮,门横一榻幽。

西风窗外雁,黄叶病中秋。

雨忆寒宵梦,钟来薄暮愁。

不眠看夜月,又已下帘钩。

(0)

秀严上人以孟夏晓起诗见示即次原韵

不碍尘寰住,偏怜晓气清。

五更残月落,一雨乱蛙鸣。

林外钟催曙,檐前鹊报晴。

上人推枕起,诗思此中生。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