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襟(chén jīn)的意思:指衣襟上沾满尘土,形容人身上或物品上沾染了尘土,比喻人的品德受到玷污或事物受到破坏。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柳江(liǔ ji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江河,也可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隐现(yǐn xiàn)的意思:指事物暂时隐蔽或消失后又重新显现出来。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康孟担西游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充满了诗意与哲理。首句“千里竹林几梦寻”,以竹林象征幽静与深远,暗喻康孟担西行的旅程既遥远又充满未知,仿佛在梦境中探寻。接着,“西行此日惬尘襟”表达了康孟担此次西行的目的地和行程给他带来的精神愉悦,洗去尘世的烦恼。
“孤舟夜泊风前笛”一句,通过孤舟夜泊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笛声在风中飘荡,增添了几分凄美与深沉。紧接着,“两岸秋声月下砧”描绘了月夜下,两岸传来秋日特有的声音,砧声(捣衣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暗示着旅途中的劳作与思念。
“雾宿山光时隐现,岚飞野色半晴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雾气缭绕的山峰时隐时现,云雾中的山色或晴或阴,展现出大自然的变幻莫测与神秘感。最后,“柳江若过曾游地,应笑当年种柳心”则以柳江为引,想象如果康孟担经过曾经游玩的地方,可能会笑自己当年种下的柳树,寓意着时光流转,人的心境也会随之变化,对过去的某些决定或行为产生新的看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康孟担西游途中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忆故人
桂子香清,烛影寒,正玉殿、开瑶阙。
围棋花底惜更阑,人静炉烟歇。又是中秋时节。
独凭栏、西风淅淅。一天凉露,满院蛩声,半阶明月。
疏影.咏菊影
繁花似雪。正晚风悄悄,吹上檐铁。
开遍东篱,斜月初明,枝枝瘦影幽绝。
流云千点琼英碎,看细叶、和花一抹。
任教它、玉女春葱,镜里总难攀折。
怊怅星河欲曙,露寒翠袖薄,幽恨空切。
短笛凄凉,不管生愁,旧恨又还重叠。
依依莫把银墙度,怕转眼、韶光催别。
待夜来、携酒花间,重醉昔年风月。
金缕曲
灯下闲寻忆。记髫年、便学哦诗,吟情偏适。
一自琴调香阁里,题遍花时月夕。
浑未许、光阴轻掷。
讵料瑶京人去后,望垂杨、路断重泉隔。
凄绝也,镜鸾只。事随云散空陈迹。
最难禁、百病攒身,千愁交集。
搜索枯肠成一字,顿使梦魂欹侧。
纵信手、涂鸦难黑。
笔墨清缘犹少福,叹馀生、毕竟成何益。
相对处,药烟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