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兼群谢会,人羡李膺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日(cán rì)的意思:指日落时分,太阳已经快要下山,只剩下一丝残余的光芒。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上意(shàng yì)的意思:指言语或行动中所表达的真实意图或真实用意。
水色(shuǐ sè)的意思:指水的颜色,也比喻某物的颜色清澈明亮。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晚秋(wǎn qiū)的意思:晚秋指秋季的末期,也可比喻事物发展到最后的阶段。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膺舟(yīng zhōu)的意思:指担负重任,承担重要任务。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李膺舟(lǐ y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们在面临困境时能够保持镇静、冷静应对,并且能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前往西樵山的旅程,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友人的深情。首句“不惮名山远,来从太史游”表达了诗人不畏路途遥远,特意前来探访名山的坚定决心,同时也暗含着对古代太史的敬仰之情。接着,“客兼群谢会,人羡李膺舟”两句,既展现了诗人与众多友人相聚的喜悦,又以李膺的典故,暗示了这次聚会的高雅与尊贵。
“水色摇残日,蝉声剩晚秋”描绘了一幅夕阳映照下的水面波光粼粼,晚秋时节蝉鸣悠长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最后,“滔滔江上意,箫鼓在中流”则以江水的奔腾不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激荡,而“箫鼓在中流”则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热烈气氛,仿佛整个江面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