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通木井三年水,樯转铜乌万里帆。
军斗稀鸣人莫犯,身衣常解士争衔。
次第(cì dì)的意思:表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次序进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大字(dà zì)的意思:形容字迹大而工整,也可指人的字迹大而工整。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磨厓(mó yá)的意思:形容刻苦学习,勤奋努力。
蓐食(rù shí)的意思:指在床上吃饭,比喻懒散和奢侈。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铜乌(tóng wū)的意思:指人的头发或羽毛颜色黑而发亮。
征衫(zhēng shān)的意思:指征兵时发给士兵的衣物,比喻被征召上战场。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诸蛮(zhū mán)的意思:指各种蛮族,泛指外族或原始部落。
这首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咏俞虚江参将四首(其四)》描绘了一位边疆将领的英勇形象和生活艰辛。首句“绝岛诸蛮次第芟”展现了俞虚江在偏远岛屿上与蛮族作战的情景,显示出他的军事才能和对敌人的威慑力。
“中宵蓐食理征衫”写出了将领深夜起床准备战斗,即使是在简陋条件下也保持军人的严谨和敬业。接下来两句“舱通木井三年水,樯转铜乌万里帆”通过细节描绘船上的艰苦环境,三年来仅靠木井水源,航行万里依靠铜制的导航工具,凸显出他的坚韧和决心。
“军斗稀鸣人莫犯,身衣常解士争衔”进一步刻画了将领的威严和士兵们的敬仰,他的存在使得敌人不敢轻易侵犯,而他的衣着简朴,却激发了士兵们奋发向前的斗志。
最后两句“功成他日谁能颂,海上磨厓大字嵌”预示着这位参将的功绩可能不会被立即歌颂,但他的英勇事迹终将如同刻在海边崖壁的大字一样,长久铭记。整首诗赞美了俞虚江参将的英勇与坚韧,以及他对国家和边疆的贡献。
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萧在半空。
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上月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