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诚斋·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公有(gōng yǒu)的意思:指公共利益高于个人私利,强调公众利益应当放在首位。
庐陵(lú líng)的意思:庐陵是指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后来成为一个用来形容人们的家乡或故乡的成语。它代表着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宣尼(xuān ní)的意思:指宣扬儒家思想,传播道德教化。
有名(yǒu míng)的意思:有名指的是名声大,广为人知。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 注释
- 省斋:指作者的书斋名或寓居之处。
去国:离开京都。
艮斋老:艮斋的老者,可能指一位德高望重的人。
宣尼:即孔子,孔丘的别称。
叹乏才:感叹缺少有才能的人。
诸公:指当时的知名人士。
有名者:有名望的人。
庐陵:古地名,今江西吉安,这里代指作者的故乡。
两诚斋:可能是两位以诚闻名的人物,也可能指作者和另一位同名者。
- 翻译
- 省斋远离京城,艮斋的老者独自感叹,
不只是孔子,也感叹人才的匮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过的作品,名为《投诚斋(其一)》。诗中“省斋去国艮斋老”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居住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旧日所记忆中的情感。这里的“省斋”指的是诗人的故乡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而“艮斋老”则暗示了一种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情景。
接下来的“不独宣尼叹乏才”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那些有名的人物的怀念之情。其中,“宣尼”可能指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和闵损,他们都是以德行高尚著称,而“叹乏才”则是说这些人的才能现在看来都显得那么有限。
最后两句“试数诸公有名者,庐陵那得两诚斋”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并且提到了“庐陵”和“两诚斋”。这里,“庐陵”可能是指古代某个地方,而“两诚斋”则可能是指两个以诚信著称的人物或事迹。诗人通过这些字眼,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崇敬以及对他们高尚品德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透露出诗人对过往时光和历史人物的深切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