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谢 王 宣 教 见 访 宋 /释 子 淳 柴 扉 常 对 白 云 开 ,玉 凤 衔 花 去 又 回 。不 学 东 林 远 沽 酒 ,渊 明 多 谢 入 山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对白(duì bái)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之间的对话或交流。
多谢(duō xiè)的意思:表示感谢,用于向他人表达谢意。
沽酒(gū jiǔ)的意思:指以卖酒为业,也可指购买酒品。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玉凤(yù fè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法的风格高雅华丽。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画面。"柴扉常对白云开",诗人以简朴的木门对着悠悠白云,暗示了隐居生活的清寂与自然的亲近。"玉凤衔花去又回",用玉凤(可能象征着高洁或友人)叼着花朵的意象,既增添了诗意,也暗示了来访者王宣教的友好和礼物的温馨。"不学东林远沽酒",诗人表达了不追求世俗应酬,不愿像东晋时的名士那样远行沽酒的意愿,流露出对平淡生活的坚守。最后,"渊明多谢入山来",诗人借用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表达对王宣教来访的感激,并表明自己愿意像陶渊明一样,深感荣幸地接纳朋友的到来,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整首诗意境恬淡,体现了禅宗诗人的超然与淡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云间感旧
不见西湖柳。但濛濛、吹来絮影,似无还有。
点点愁心黏不住,却把愁根种就。
早池面、青萍如绣。
絮自分飞萍自聚,便漂流终有相逢候。
身世感,几回首。茸城作客飘零久。
记当初、菱塘散发,药阑携手。
水盼兰情无限意,只在镫前扇后。
剩清月、照人依旧。
堠火乡关尘梦警,唱刀环何日归来又。
离思苦,况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