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声如有洞,迷色似无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迸湿(bèng shī)的意思:形容水分迸发、喷溅。
草茅(cǎo máo)的意思:指草木丛生的地方,比喻草木繁茂、蓬勃发展的景象。
柴关(chái guān)的意思:柴关指的是山间的小路,比喻险要的关口或难以通过的地方。
潺潺(chán ch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细碎的声音。
尘虑(chén lǜ)的意思:指琐碎的忧虑或烦恼。
吹风(chuī fēng)的意思:传播消息或传闻
复还(fù huán)的意思:还回去,归还。
静思(jìng sī)的意思:安静地思考、沉思
惊流(jīng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急速湍急。
利物(lì wù)的意思: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他人或损坏公共利益。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朔漠(shuò mò)的意思:朔漠指的是北方荒凉贫瘠的地区,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荒凉和冷落。
往复(wǎng fù)的意思:来回行走或进行的动作。
虚闲(xū xián)的意思:指虚假、空洞、无实际内容或价值。
- 注释
- 电阔:电光照射。
照:照射。
潺潺:流水声。
惊流:涌动的水流。
远声:远处的声音。
洞:洞穴。
迷色:色彩斑斓。
无山:仿佛无山。
利物:充满生机的事物。
乾坤:天地。
并风:在风中。
竹树:竹林和树木。
静思:静静思考。
朔漠:远方的沙漠。
愁望:满目愁绪。
柴关:柴门。
迸湿:溅湿。
尘虑:心灵的尘埃。
疾颜:病弱的脸庞。
尚:还。
虚闲:宁静悠闲。
- 翻译
- 电光照射在潺潺流水上,水流时而涌动时而回转。
远处的声音仿佛从洞穴传来,色彩斑斓让人感觉仿佛没有山峦。
生机勃勃的事物遍布天地之间,竹林与树木在风中摇曳。
静静地思考着远方的沙漠,满目愁绪凝视着紧闭的柴门。
水汽溅湿了心灵,清风吹过,触动了病弱的脸庞。
谁能想到,这荒野小径,还能让我感受到片刻的宁静与悠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天的细雨给大自然带来的生机与变化,通过对声音、色彩和物象的精妙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电阔照潺潺,惊流往复还”中,“电阔”形容雷声的突然响起,而“照潺潺”则是雨滴落下的声音,“惊流”指的是被雷鸣惊动的溪水,“往复还”表达了水流在山谷间流转不息的景象。这些描写传递了一场春雨中的动态美和生机。
“远声如有洞,迷色似无山”两句,则是对听觉和视觉上的体验进行深化。在细雨中,声音似乎来自遥远的地方,如同从一个看不见的洞穴中传来,而“迷色似无山”则表达了在细雨朦胧中,连山色的轮廓都变得模糊不清。
“利物乾坤内,并风竹树间”中的“利物”指的是雨水滋润万物,“乾坤”象征着宇宙万象,而“并风”则是说风与竹树相伴。这些描写突出了春雨对于自然界的滋养作用。
“静思来朔漠,愁望满柴关”两句,是诗人在细雨中沉浸于静谧思考和深远的怀想之中,“朔漠”形容心境的悠长而广阔,而“柴关”则是乡村的景象。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以及在雨中的独特情感体验。
“迸湿消尘虑,吹风触疾颜”中,“迸湿”指的是春雨洗涤心灵,“消尘虑”则是抹去了心头的烦恼,而“吹风触疾颜”则形容着微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和清新感。
最后,“谁知草茅径,沾此尚虚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草茅径”是隐逸者所居之地,而“沾此尚虚闲”则是说这种生活虽然简陋,却依然保持着一份宁静和悠闲。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细雨中万物更新、生机勃发的赞美,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和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古九首·其二
白马谁家子,翩翩新少年。
宝带千金裘,鞍垂两櫜鞬。
五侯争驰鞚,七族莫比肩。
来往长杨间,捷出飞鸟先。
朝从羽林猎,夜展秦楼筵。
前楹列庭实,中庖具珍鲜。
赵女舞双袖,吴姬调七弦。
张急调高起,酒尽意弥坚。
恨无美人赠,中激壮士肝。
睽离各自爱,重来还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