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叹路转羊肠,人营燕垒,霜满蓬簪。愁侵。庾尘满袖,便封侯、那羡汉淮阴。一醉莼丝脍玉,忍教菊老松深。
离音。又听西风,金井树、动秋吟。向暮江目断,鸿飞渺渺,天色沈沈。沾襟。四弦夜语,问杨琼、往事到寒砧。争似湖山岁晚,静梅香底同斟。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叹路转羊肠,人营燕垒,霜满蓬簪。愁侵。庾尘满袖,便封侯、那羡汉淮阴。一醉莼丝脍玉,忍教菊老松深。
离音。又听西风,金井树、动秋吟。向暮江目断,鸿飞渺渺,天色沈沈。沾襟。四弦夜语,问杨琼、往事到寒砧。争似湖山岁晚,静梅香底同斟。
莼丝(chún sī)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华富饶。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鸿飞(hóng fēi)的意思:形容大鸟飞翔或大事业腾飞。
湖山(hú shān)的意思:湖山是指湖泊和山脉,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金井(jīn jǐng)的意思:金井指的是从井中取出黄金,比喻得到了宝贵的财富或珍贵的东西。
井树(jǐ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梅香(méi xiāng)的意思:指梅花的香气,比喻文人墨客的高尚品质和独立人格。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目断(mù duàn)的意思:目光停止,无法继续看下去。
秋吟(qiū yín)的意思:秋天的吟诗,指秋天时人们吟咏诗歌的情景。
沈沈(shěn shěn)的意思:形容非常沉重或深沉。
舒卷(shū juàn)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轻松自在。
四弦(sì xián)的意思:指乐器琴弦的四根弦。
天色(tiān sè)的意思:指天空的颜色或天气的变化。也用来形容天色的明暗、亮度。
同斟(tóng zhēn)的意思:同斟指一起斟酒,表示共同分享喜悦或共同分担困难。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向暮(xiàng mù)的意思:向晚,日暮,天色渐渐暗下来。
燕垒(yàn lěi)的意思:指高大的城墙或围墙。
羊肠(yáng cháng)的意思:羊肠是指细长的肠子,用来形容曲折、绵长的道路或文字。
庾尘(yǔ c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不受世俗、名利的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沾襟(zhān jīn)的意思:指关系密切,受到影响或连累。
争似(zhēng sì)的意思:争相比拼,争先恐后。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亲友离别的不舍和秋天萧瑟景色的描绘。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 这几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无限延伸的空间感和时间感,秋云如同离别之人远去,而心中的思索与计算又似乎无法穷尽。
“叹路转羊肠,人营燕垒,霜满蓬簪。” 这里通过对古代长城、军营的描写,表达了边塞的萧瑟和孤寂,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情。
“愁侵。” 一个字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哀伤,是整首词中情感的高潮。
“庾尘满袖,便封侯、那羡汉淮阴。” 这里用历史上的故事来比喻,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事业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不满和怀旧的情绪。
“一醉莼丝脍玉,忍教菊老松深。” 这几句中,通过对美酒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愁绪中寻找慰藉的心境。
“离音。” 再次强调了离别之苦。
“又听西风,金井树、动秋吟。” 这里西风不仅是季节的象征,也是情感的触发者,让人产生深深的秋思。
“向暮江目断,鸿飞渺渺,天色沈沈。” 江水、鸿雁和天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辽阔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沾襟。” 诗末以此两个字结束,既是对景物的描写,也是对情感的总结,表现了诗人的愁绪和哀伤之深。
“四弦夜语,问杨琼、往事到寒砧。” 这几句通过对古代乐器的提及,以及对往事的追问,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争似湖山岁晚,静梅香底同斟。” 词意深沉,通过对湖山之美与静寂梅花香气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
山馆秋气凉,西望海云起。
把君睫闇诗,庭叶纷在几。
君诗多雅音,从容叶宫徵。
圆经修月斧,丽夺馀霞绮。
过岭变雄奇,赤手搏青兕。
百里古诸侯,为政自兹始。
治诗如治民,刚柔合乃美。
出入法律中,法律为我使。
澄观万物情,粉碎虚空理。
才大心益小,意活笔不死。
伟哉造化炉,挈之出十指。
嘉君循良治,并入风骚旨。
新诗与美政,异撰乃同揆。
卓荦旷代才,况未限所止。
秋风送旅雁,边声晓惊耳。
掩卷旷四瞩,大海回澜紫。
昔者陆放翁,庵额心太平。
自云此三语,取自黄庭经。
放翁振奇人,平生喜谈兵。
上书论北伐,策马尝西征。
未甘以文字,供奉小朝廷。
至老志不衰,家祭诗可徵。
吾生于放翁,所遭百不同。
同者惟此心,天或哀吾穷。
有海畀不波,有岁畀常丰。
吾穷足自慰,老作太平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