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老花犹在,霜清雁不群。
谁怜捣衣者,此夕几回闻。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长林(cháng lín)的意思:茂密的森林或丛林
捣衣(dǎo yī)的意思:指人们一起努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
涧水(jiàn shuǐ)的意思:指清澈而干净的溪水,也比喻清澈透明的心灵。
飒飒(sà sà)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摩擦声等清脆而响亮的声音。
山骨(shān gǔ)的意思:山脉的骨架,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或核心
霜清(shuāng qīng)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冰冷清澈。
水衣(shuǐ yī)的意思:水衣指的是被水淋湿的衣物。
微风(wēi fēng)的意思:微弱的风,指轻柔的风。
衣分(yī fēn)的意思:指衣服的样式、颜色和花纹。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林居的静谧与孤寂之美。首句“飒飒微风雪”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而宁静的世界,微风中夹杂着雪花的轻柔触感,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接着,“长林锁白云”,长满树木的森林仿佛将天空中的云朵紧紧锁住,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封闭与神秘感。
“曳萝山骨迥,汲涧水衣分”两句,通过“萝”和“涧”这两个意象,展现了林居生活的自然与朴素。山间的藤蔓与溪流的潺潺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居住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树老花犹在,霜清雁不群”则将视角转向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即使树木年岁已高,依然绽放着花朵;霜天之下,大雁不再成群结队,各自飞翔,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生命状态的一种隐喻。
最后,“谁怜捣衣者,此夕几回闻”以一个细腻的场景收尾,将读者的目光聚焦于一位在夜晚捣衣的女子。捣衣声在寂静的林间回荡,似乎在诉说着孤独与思念,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林居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翠霭朝轻,红云昼暖,石乳玉苕乍茁。
斑筠初织青丝笼,恰是吴姬相约,春纤其撷。
香刺蒙蒙沾缀露,应摘尽、金蕾珠蘖,携轻篓、带笑归来,衣染暗香绝。
却早柴扉半掩,红泉初汲,中妇拍茶才歇。
蒸凝青琼,焙来绿髓,制就些些雀舌。
看云鬟影动,幽意引奇芬初泄。
倦文园、自来消渴,仙掌分尝,瓮瓯斟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