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儿知稼穑,岂曰事携幼。
《耕图二十一首·其十一二耘》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戴笠(dài lì)的意思:指人的头上戴着笠帽,比喻隐藏真实身份或隐藏真实意图。
箪食(dān sì)的意思:指简朴的饭食和饮料。
壶浆(hú jiāng)的意思:指酒和饭菜,也泛指酒食。
稼穑(jià sè)的意思:稼穑是一个古代农业用语,指农作物的丰收和收获。在现代汉语中,稼穑也用来形容工作或生活的顺利和成功。
莨莠(làng yǒu)的意思:指好坏参半,优劣不分的人或事物。
濡首(rú shǒu)的意思:湿了头发,形容淋雨或淋湿。
亭午(tíng wǔ)的意思:形容时间短暂,一眨眼的功夫。
炎蒸(yán zhēng)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闷热潮湿。
炙背(zhì bèi)的意思:比喻受人热爱、景仰或崇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农夫在烈日下辛勤耕耘的情景。"解衣日炙背"写农夫脱下衣服,任由阳光直射背部,显示出劳动的艰辛;"戴笠汗濡首"则形象地刻画出农夫头顶斗笠,汗水湿透发梢的劳碌状态。他不畏炎热,"敢辞冒炎蒸",只为了除去田间的杂草,体现出农民对土地的执着和对丰收的渴望。
"壶浆与箪食"一句,表达了农妇在正午时分送来清凉的饮料和简单的饭食,关心着丈夫的辛劳;"要儿知稼穑"则是教育孩子理解农事的艰难,让他们从小懂得生活的不易。整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农耕生活的真实画面,富有生活气息和教育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