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态犹堪强,真豪已觉低。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文 殊 五 言 宋 /刘 子 翚 小 雨 贻 新 句 ,端 如 印 印 泥 。凝 眸 方 过 鸟 ,倚 杖 忽 横 溪 。老 态 犹 堪 强 ,真 豪 已 觉 低 。钟 声 隔 林 寺 ,惭 愧 有 幽 栖 。
- 翻译
- 细雨中写下新的诗句,就像印章落在湿润的泥上。
我专注地凝视,鸟儿刚刚飞过,突然间我拄着拐杖横过小溪。
尽管年迈,我仍能勉强支撑,但感觉自己已经不再年轻气盛。
远处寺庙的钟声隔着树林传来,我感到惭愧,因为自己竟然有隐居的境遇。
- 注释
- 小雨:细雨。
贻:留下。
新句:新的诗句。
端:正像。
印印泥:湿润的泥,比喻诗句的痕迹。
凝眸:专注地看。
方:刚刚。
过:飞过。
倚杖:拄着拐杖。
横溪:横过小溪。
老态:年迈的状态。
犹堪:还能。
强:支撑。
真豪:真正的豪杰。
已觉:已经感到。
钟声:寺庙的钟声。
隔:隔着。
林寺:树林中的寺庙。
惭愧:感到惭愧。
幽栖:隐居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世界。
"小雨贻新句,端如印印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微雨中漫步时的心境,雨后的泥土清新而湿润,就像诗人的情感细腻而深沉,每一步都像是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凝眸方过鸟,倚杖忽横溪。"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静观周围环境的景象,目不转睛地看着飞鸟穿梭,而自己却倚靠在树杖旁,不经意间发现身边的小溪。
"老态犹堪强,真豪已觉低。"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自我反思,即使年事已高,但心中仍存壮志,然而内心深处却也意识到真正的豪情已经不再,那种昔日的豪迈和激情似乎已经随着岁月而逝去。
"钟声隔林寺,惭愧有幽栖。" 最后两句则是对远方寺庙钟声的感受,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感到一丝惭愧,因为自己似乎找到了心灵深处的一个避风港湾,那种隐居的生活让他感到既安慰又自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个人境遇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和王六潭
去住风花,东西沟水,年年小簟轻衾。
草如青鬓,不任晓霜侵。
乍可梨云柳雾,啼莺破、影事重寻。
持杯听、春人渐老,香梦已销沉。端阳。
今日是,况逢长至,慵醉孤斟。
却行来楚泽,吟遍骚心。
海上初生明月,天涯照、几处罗襟。
襟前涴,酒痕和泪,泪比酒痕深。
摸鱼儿.金山留云亭饯仲复抚部,酒半闻江上笛声起于乱烟衰柳间,感音而作,不自觉其辞之掩抑也
渺吴天觅愁无地,江山如此谁醒。
乱云空逐惊涛去,人共一亭幽静。
斜月耿,怕重见,青尊中有沧桑影。
吟魂自警,对潮打孤城,烟生坏塔,笛语夜凄哽。
招提境,还作东门帐饮,中流同是漂梗。
当年击楫英雄老,输与过江鱼艇。
愁暗省,换满目,胡沙蛮气连天迥。
苔茵坐冷,任怪石能言,荒波变酒,莫更赋离景。
布履篇答舍弟
季有双布履,携来自家乡。
见兄赤两足,奉以慰踉跄。
此履岂有华,素质而白章。
缝纫出新制,絇綦已莫详。
念兹苦寒地,九月露成霜。
上马揽敝裘,入室坐匡床。
谁为手足念,寒瘃惊劻勷。
一朝被温柔,步履便且康。
足受惭黄石,踵决谢卜商。
不忍践荒秽,恐为明洁伤。
俯视物有类,怆然感中肠。
冠緌既成两,凫雁亦双翔。
如何弟与兄,阔别遥相望。
春云怨.春雨
一宵风雨。将小窗曙色,朦胧勒住。
惊起数声啼鸟,多在碧烟深重处。
肥绿欺人,瘦红欲尽,流水无情向南浦。
红药多憨,翠胎未吐,还遣花期误。
问春拟向何方去。怕芳草天涯,萋萋非故。
记得年时踏青路。燕子重来,梦里楼高,望迷烟树。
桃叶难凭,流莺不管,自绾柳丝低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