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梁同庵》
《示梁同庵》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僧居破寺,岂是世间情。

幸托随缘趣,相将此生

爱閒嗟往事,畏俗厌时名

念汝年差近,堪为林下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僧居(sēng jū)的意思:指僧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形容人远离尘世喧嚣,过着宁静清净的生活。

时名(shí m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背景下,名声很大、很响亮。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随缘(suí yuán)的意思:顺从自然的安排,不强求,顺其自然。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相将(xiāng jiāng)的意思:比喻彼此互相对待、相互交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懒散和尚在破败寺院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懒僧居破寺”,开篇即点出主人公的身份与所处环境,破败的寺院象征着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接下来,“岂是世间情”一句,表达了和尚对于世间情感的淡漠,他似乎并不认同或追求世俗的情感关系。

“幸托随缘趣,相将寄此生。”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和尚的生活哲学,他相信命运的安排,随遇而安,将一生寄托于这种随缘的乐趣之中。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对自然和内心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物质世界的一种超越。

“爱閒嗟往事,畏俗厌时名。”这两句则揭示了和尚对于过去和当下的态度。他喜爱宁静,对往事怀有感慨;同时,他畏惧世俗,厌恶追逐名利,这反映了他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最后,“念汝年差近,堪为林下盟。”诗人以“汝”指代对方,表达希望与之结伴共度余生的愿望,尤其是在林下(象征隐逸生活)的环境中。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也暗示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和尚在破寺中的生活和思考,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情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御床

万国趋观上国光,先皇临御是明堂。

鼎湖龙去无回日,更好教人惜此床。

(0)

听琵琶二首·其一

惊沙槭槭亦纷纷,不觉清霜满鬓根。

寒雁似啼还似说,试临穷发望乌孙。

(0)

三月二十二日梦中咏琼花

一树琼花手自栽,栽成盼得到春来。

春来烂漫知多少,羞教群芳不敢开。

(0)

饮梅花下

除了孤高梅子真,兰生更待与谁亲。

无如清友延清客,有似贤人对圣人。

(0)

无尘亭

白莲自处无尘境,不惜香风隔岸闻。

绝是冰纹珍簟下,水仙潜著水沈薰。

(0)

闺思·其三

问鸿鸿已归,问花花不知。

却把凤凰箫,水晶帘下吹。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