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斗牛(dòu niú)的意思:指两头野牛交锋的场面,比喻力量相争或争斗激烈的情况。
关木(guān mù)的意思:关木是一个古代成语,意思是用木头围住,限制行动,阻挡去路。
秋衣(qiū yī)的意思:指富人家里的贵重衣物。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晚翠(wǎn cuì)的意思:指植物的叶子在晚上显得特别翠绿。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燕赵(yān zhào)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两个国家,燕国和赵国,也用来形容国家的边疆。
雁塞(yàn sāi)的意思:形容道路狭窄,像雁嘴一样狭窄。
夜色(y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景色或氛围。
榆关(yú guān)的意思:榆关是指古代中国的边塞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时刻或关头。
雨点(yǔ diǎn)的意思:指微小的事物或影响,类似于雨中的水滴。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氛围,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感和地域特色。首先,“秋风断续云中犬,夜色萧疏月下山”两句,以“秋风”、“云中犬”、“夜色”、“月下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秋夜图景。犬吠声在秋风中回荡,夜色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冷,山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深秋特有的宁静与悲凉。
接着,“近酒疏峰沉晚翠,穿帘细雨点秋衣”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酒馆附近,远处的山峰在傍晚时分呈现出一抹淡淡的绿色,而细雨穿过窗帘,轻轻落在秋衣上,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雨滴轻柔地触碰衣物,仿佛是大自然对人的温柔抚慰,同时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某种感慨或思考。
最后,“榆关木尽开燕赵,雁塞天空近斗牛”两句,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榆关(即山海关)的树木凋零,预示着季节的更替,而燕赵之地的辽阔与雁塞天空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美。同时,天空中的斗牛星宿,作为古代天文学的一部分,也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宇宙的永恒。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深秋时节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
我昔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
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
山荞畬粟杂沙碜,黑黍黄粱如土色。
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
即今归卧稽山下,眼昏臂弱衰境逼。
新粳炊饭香出甑,风飧涧饮何曾识。
我岂农家志饱暖,闭户惟思事耕织。
征辽诏下倘可期,盾鼻犹堪试残墨。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其二别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
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彘亦肥。
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