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形叉燕尾,石势涌鳌头。
至止岳馀气,归欤湖合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衡阳合江亭》,描绘了西溪的美景和后洞的幽深。诗人通过"江形叉燕尾"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蜿蜒曲折,犹如燕子尾巴般灵动;"石势涌鳌头"则以生动的比喻刻画了山石的奇特形状,仿佛海中巨鳌昂首欲跃。"至止岳馀气"暗指衡山的雄浑气势,而"归欤湖合流"则表达了湖水与江流在此交融的景象。
最后两句"酒杯饶不下,千古吊湘愁",诗人借酒抒怀,表达对历史人物(如湘妃)的追思之情,以及对自己心境的感慨,酒杯中的愁绪似乎难以放下,凝聚着对湘水边流传的哀愁故事的深深共鸣。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景于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历史文化的沉思。
昨岁虏骑犯紫荆,辅畿列郡皆震惊。
天子推毂赐金玺,直西妖氛须臾清。
干今下诏防秋蚤,使汝专镇朔方城。
幽州士卒望节钺,刲羊持酒相欢迎。
少时曾营三关阵,老来惯识强胡情。
万金悬赏募死士,拔剑弯弓实汉兵。
坚浚高深壮天险,帐下与之苦乐并。
单干射猎龙山北,征战旧闻飞将名。
敌垒从兹烽火断,边陲无复鼓鼙声。
一曲梅花隔银汉,塞垣秋月为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