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伯夷》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汉代文学家东方朔所作的《嗟伯夷》。诗中通过对比隐居与随佞两种人生选择,表达了对伯夷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其坚守节操的敬佩。
“穷隐处兮窟穴自藏”,开篇描绘了伯夷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独自在洞穴中栖息的生活状态。这句诗以“穷”字开头,暗示了伯夷选择的孤独与艰难,同时也强调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与其随佞而得志兮,不若从孤竹于首阳。”这是诗的核心部分,通过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展现了伯夷宁愿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也不愿与奸佞之徒同流合污的决心。这里的“佞”指的是奸邪之人,“得志”则代表了权力与名利的追求。伯夷选择了后者,即追随先祖孤竹公,最终在首阳山饿死,这一选择体现了他对道德原则的坚守和对个人节操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伯夷生平的简短叙述,深刻地表达了对这位古代贤者的崇高敬意,以及对高尚人格的颂扬。东方朔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己对历史人物的独到见解,也传达了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