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教题君诗,若得札玉册。
《杂体诗.奉詶鲁望夏日四声四首.平入声》全文
- 翻译
- 先生为何不合时宜,独自在静室中度过时光。
松涛声似乎要飘进屋内,山色仿佛要压低坐席。
他在弹奏琴弦,追求深远的意境,挖掘药材,连白石都折断了。
如果能教我为你的诗作题跋,或在珍贵的玉册上留下墨迹,那该多好。
- 注释
- 先生:指诗人自己或者尊称他人。
违时:不合时宜,与世俗不同步。
寂历:寂静而持久。
松声:松树的声音,象征高洁。
岳色:山色,代指自然景色。
压席:形容山色之重,仿佛要压倒坐席。
弹琴:弹奏古琴,表达情感。
玄云:深邃的云彩,象征高远的意境。
斸药:挖药草,可能暗示隐居生活。
札玉册:书信或珍贵的书籍,用玉做封面。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田园生活情趣和隐逸理想的诗。开篇“先生何违时,一室习寂历”两句,描绘了一位士人在静谧的书房中沉浸于古籍与学问之中的景象,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专注修养的生活态度。
接着,“松声将飘堂,岳色欲压席”两句,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强化了这种田园隐逸的情怀。松声轻拂过屋檐,山色的浓郁似乎要压迫室内的空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与书房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弹琴奔玄云,斸药折白石”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进行的两种艺术活动:一是弹奏琴瑟,使音乐随风飘散至天际;二是研制药物,以白石为砧板,体现了对自然之物的尊重和利用。这些都是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如教题君诗,若得札玉册”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期待与追求。他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得到君主或高官的赏识,并且能被镌刻在精美的玉制书册中,以此作为荣誉和证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学问修养及艺术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自信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