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步虚(bù xū)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虚浮不实际。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缑山(gōu shān)的意思:指人们努力奋斗,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
国人(guó rén)的意思:指中国人民,也可泛指一个国家的人民。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人称(rén chēng)的意思:指代人的身份和称谓。
笙鹤(shēng hè)的意思:形容音乐美妙动听,像笙笛和鹤鸣一样悦耳动人。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虚词(xū cí)的意思:虚词是指在句子中没有具体意义,主要用于连接、修饰、补充、限定或表示语气等的词语。常见的虚词有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
步虚词(bù xū cí)的意思:指言辞虚浮,没有实际内容和意义。
- 鉴赏
这首诗《答沈嘉则(其一)》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对比与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沈亚之观点的质疑与批判。
首句“风流翻入步虚词”,以“风流”形容沈亚之的文采或个性,暗示其在文学上的才华和魅力,同时“步虚词”则暗指道家的清静无为,这里似乎是在赞誉沈亚之的超然脱俗。然而,“翻入”二字却带有一种转折意味,预示着接下来将揭示出沈亚之观点中的不足之处。
次句“南国人称沈亚之”,点明了沈亚之的身份背景,作为南方人,在当时可能意味着他拥有不同于北方文化的独特见解和审美。然而,这一句也暗示了沈亚之的名声和地位,为下文的批评提供了背景。
第三句“不信缑山辛苦意”,直接针对沈亚之的观点进行质疑。缑山,据传是仙人王子乔修炼之地,此处借以象征追求仙境的艰辛与不易。王世贞在此句中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即不相信仅仅依靠音乐与仙鹤就能轻易实现成仙的愿望,暗示了对沈亚之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的看法的批评。
最后一句“只言笙鹤便相随”,是对沈亚之观点的直接反驳。这里的“笙鹤”指的是音乐与仙鹤,象征着成仙的途径。王世贞强调,仅凭这些外在的辅助手段是不足以实现成仙的,强调了内在修行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讽刺,展现了王世贞对于沈亚之观点的批判态度,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成仙观念的反思与探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素行斋为曹司训以宁赋
至人贵素行,而岂外物慕。
儒冠三十秋,曾不殊布素。
窗前贮古书,日夕诵且悟。
皋比坐谈道,正声起韶濩。
时时缀文章,下笔骋迁固。
诸生日抠趋,蔼蔼揖风度。
苏湖百载馀,今复见矩步。
杏坛春日晴,弦歌有深趣。
视彼富贵荣,何如草间瓠。
不学夸毗子,磬折趋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