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沈嘉则·其一》
《答沈嘉则·其一》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风流翻入步虚词,南国人称沈亚之。

不信缑山辛苦意,只言笙鹤便相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步虚(bù xū)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虚浮不实际。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缑山(gōu shān)的意思:指人们努力奋斗,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

国人(guó rén)的意思:指中国人民,也可泛指一个国家的人民。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人称(rén chēng)的意思:指代人的身份和称谓。

笙鹤(shēng hè)的意思:形容音乐美妙动听,像笙笛和鹤鸣一样悦耳动人。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虚词(xū cí)的意思:虚词是指在句子中没有具体意义,主要用于连接、修饰、补充、限定或表示语气等的词语。常见的虚词有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

步虚词(bù xū cí)的意思:指言辞虚浮,没有实际内容和意义。

鉴赏

这首诗《答沈嘉则(其一)》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对比与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沈亚之观点的质疑与批判。

首句“风流翻入步虚词”,以“风流”形容沈亚之的文采或个性,暗示其在文学上的才华和魅力,同时“步虚词”则暗指道家的清静无为,这里似乎是在赞誉沈亚之的超然脱俗。然而,“翻入”二字却带有一种转折意味,预示着接下来将揭示出沈亚之观点中的不足之处。

次句“南国人称沈亚之”,点明了沈亚之的身份背景,作为南方人,在当时可能意味着他拥有不同于北方文化的独特见解和审美。然而,这一句也暗示了沈亚之的名声和地位,为下文的批评提供了背景。

第三句“不信缑山辛苦意”,直接针对沈亚之的观点进行质疑。缑山,据传是仙人王子乔修炼之地,此处借以象征追求仙境的艰辛与不易。王世贞在此句中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即不相信仅仅依靠音乐与仙鹤就能轻易实现成仙的愿望,暗示了对沈亚之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的看法的批评。

最后一句“只言笙鹤便相随”,是对沈亚之观点的直接反驳。这里的“笙鹤”指的是音乐与仙鹤,象征着成仙的途径。王世贞强调,仅凭这些外在的辅助手段是不足以实现成仙的,强调了内在修行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讽刺,展现了王世贞对于沈亚之观点的批判态度,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成仙观念的反思与探讨。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素行斋为曹司训以宁赋

至人贵素行,而岂外物慕。

儒冠三十秋,曾不殊布素。

窗前贮古书,日夕诵且悟。

皋比坐谈道,正声起韶濩。

时时缀文章,下笔骋迁固。

诸生日抠趋,蔼蔼揖风度。

苏湖百载馀,今复见矩步。

杏坛春日晴,弦歌有深趣。

视彼富贵荣,何如草间瓠。

不学夸毗子,磬折趋末路。

(0)

送王训导赴庐州经历

碧山深处有儒珍,闭户看书甘自贫。

应诏起为天上客,拜官去作幕中宾。

长空落日孤鸿影,岐路西风一骑尘。

雪意浓时应到郡,梅花清映玉标人。

(0)

重游芝山

眼底皆亲旧,相邀访白云。

好山看不了,名酒饮都醺。

晴旭移花影,轻鸥护水纹。

莫谈尘世事,诗思正缤纷。

(0)

汉王离宫秋草碧,贝丘山中暗榛棘。

喜见君家紫玉堆,清露凝香浓欲滴。

檐头急雨生晓寒,凌乱枯藤压画阑。

疑是鲛人泣珠泪,十日西风吹不乾。

(0)

宗廉送明瓦屏风至次韵答之·其一

小中虽异大中同,明处韬光暗处通。

三直五横真本子,人间无路献重瞳。

(0)

卜居茶井

海鸟回翔何处归,海山春到白龙西。

欲搏九万无风力,认著昆崙便托栖。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