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昏减书课,弦缓咽琴声。
《春雨二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黯黯(àn àn)的意思:形容昏暗、阴沉、无光彩。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春愁(chūn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忧虑或无法实现的愿望而感到忧愁。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连月(lián yuè)的意思:连续的月份
书课(shū kè)的意思:指课本上的知识,学习书本知识。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新醅(xīn pēi)的意思:指新鲜、刚出炉的酒或酒酿。
幽独(yōu dú)的意思:形容人处于幽静孤独的境地
- 翻译
- 春天的忧愁无处躲藏,何时才能见到晴天。
阴暗的天空连续多月,雨声萧瑟直到天明。
窗外昏暗,减少了读书的时间,琴声低沉断断续续。
如何排解孤独,只有新酿的酒亲手斟酌。
- 注释
- 春愁:对春天到来的忧郁情绪。
避:躲避。
春雨:春季的雨水。
几时:何时。
晴:晴朗。
黯黯:阴暗的样子。
阴连月:连续阴天。
萧萧:形容雨声凄凉。
滴到明:持续到天亮。
窗昏:窗户昏暗。
书课:读书学习。
弦缓:琴弦缓慢。
咽琴声:琴声断断续续。
何以:用什么来。
娱:娱乐,消遣。
幽独:孤独寂寞。
新醅:新酿的酒。
手自倾:亲手倒酒。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春雨二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春愁的深深感慨和对春雨连绵不绝的无奈。"春愁无处避,春雨几时晴"直接点出主题,春日的愁绪无法逃避,而春雨的阴霾似乎没有尽头。"黯黯阴连月,萧萧滴到明"描绘了阴雨连绵,从夜晚持续到天明的景象,营造出压抑而漫长的氛围。
诗人通过"窗昏减书课,弦缓咽琴声",展现了在这样的天气里,读书和弹琴的乐趣都受到了影响,心情也随之低落。最后,他以"何以娱幽独,新醅手自倾"收尾,表达在孤独寂寞中,唯有自己亲手斟酌新酿的酒,聊以慰藉心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面对春雨时的孤寂与自我排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