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寄朱拾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不舍昼晚之情。
“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这里,“归阙”指的是故乡或归宿之地,“阙”在古代多指宫殿前的望楼,但也常用来指代远方的家乡。诗人听说朋友要回到阙下,也就是返回自己的家乡,心中涌现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提到“金桃”可能是因为它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珍贵,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如同大海中的期盼永无止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思念只会越发浓烈。这里的“沧海”和“清资”都是用来形容心中那无法衡量的深情。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执笔写作的坚持与执着。即使是在冰冷的冬日,也要将内心的温暖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文字传达出来。
“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空旷的林中独坐,心中充满了对朋友的思念。即使是在寂静的自然环境中,也无法消除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怀念和不舍分离的心情,是一篇表达同窗或知己相思之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