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听扬干诛魏绛,不髓荀勖妒张华。
胡兄煮死谁宜弟,厉子宵生且似耶。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广遣兴五十八首》中的第五十二首。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入思考。首句“慵将奇字溷侯芭”中,“慵”表达出诗人对繁琐之事的厌倦,而“奇字”暗指奇特的人物或事件,与“侯芭”(泛指当时的人物)相提并论,暗示了对时局纷繁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一卷轩辕鼎内砂”借用了典故,将历史与现实交织,暗示着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忆,同时也寓言了当世的动荡局势。“拟听扬干诛魏绛,不髓荀勖妒张华”则借用了春秋时期的故事,表达了对公正与嫉妒的批判,魏绛是能臣,荀勖和张华则代表了嫉妒之人。
“胡兄煮死谁宜弟,厉子宵生且似耶”一句,通过对比胡人兄弟的行为和厉子的出生,揭示了乱世中亲情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厉子”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个乱世人物,这里用来象征那些在混乱中诞生的人。
最后两句“留取神皋开五叶,愁提鬼掌卖莲花”寓意深远,以自然景象作结,神皋象征着希望和未来,五叶则寓意王朝更迭,而“鬼掌”则暗示黑暗势力,“莲花”则象征纯洁,诗人期盼正义能够战胜邪恶,社会得以清明。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寓言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沉反思,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孤舟行远近,一路过湘东。
官属张廷尉,身随杜幼公。
山河映湘竹,水驿带青枫。
万里思君处,秋江夜雨中。
所得乃清旷,寂寥常掩关。
独来春尚在,相得暮方还。
花白风露晚,柳青街陌闲。
翠微应有雪,窗外见南山。
恍惚登高岭,裴回看落日。
遥想仲长园,如亲幼安室。
春渚菖蒲登,山中拨谷鸣。
相思不道远,太息未知情。
意君来此地,时复疏林薄。
中夜扫闲门,迎晨闭菌阁。
屣履清池上,家童奉信归。
忧随落花散,目送归云飞。
故交在天末,心知复千里。
无人暂往来,独作中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