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间静修,开堂讲法的情景,展现了其法力高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僧人的尊敬与求教之心。诗中的“生如灵树契冥符”一句,以灵树比喻僧人,冥符象征佛法,暗示僧人如同灵树般深植于佛法之中,与宇宙法则相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僧人的修为与境界。
“贬剥诸方没破除”则可能是在描述僧人面对各种世俗的诱惑与挑战时,依然坚守本心,不为所动,坚持佛法的纯洁与完整,体现了僧人坚定的信仰和修行的决心。
“自笑欲谈词忽丧”这一句,诗人自嘲自己想要表达的言语忽然消失,可能是因为在面对如此高深的佛法时,感到自己的知识与理解力的局限,流露出一种谦逊的态度和对佛法的敬畏之情。
“江州钝置老尚书”则是以江州的尚书作为比喻,形容自己如同江州的老尚书一样,虽然年长且地位显赫,但在佛法面前却显得笨拙而无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渴望学习和深入理解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高超的法力和诗人对佛法的虔诚追求,以及在面对高深佛法时的谦逊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武昌游道院·其二客字
通衢拥车骑,四术罗第宅。
仙宫郁云兴,邈与红尘隔。
交疏被朱绣,飞薨绚金碧。
竹树纷掩映,烟霞互辉赫。
爰有一羽人,于焉托其迹。
皓皓白玉姿,翩翩异人格。
我来扣松关,相与论玄默。
阶前孤鹤舞,林下啼猿寂。
于兹究典坟,信足探幽阒。
无田寄閒身,翘思羡乡国。
天台与赤城,聊可资游息。
丹丘有遗构,琼台多旧识。
胡为旷归期,久作周南客。
送尚书魏公致仕还乡诗
江右国南服,贤才之林薮。
匡庐彭蠡间,清淑萃加厚。
英英魏文渊,人物星之斗。
明经在致用,一第咄嗟取。
峨廌入乌台,白简岁年久。
击邪奋无前,直枉宁肯后。
超跻副浙宪,声华耸冈阜。
简陟少秋官,式贰大司寇。
致鞫悬鉴明,析疑迎刃剖。
大梁困岁饥,方伯拜廷授。
悉心事旬宣,勠力苏稿朽。
归来掌邦禁,雍容帝左右。
既诘奸慝平,亦著武绩茂。
廉清一志坚,闻望六官首。
方兹切倚毗,云何慕畎亩。
惟皇悯疾疢,且重违耆耇。
锡之五色书,龙光焕户牖。
久行遂归止,福祉自天祐。
川开万里风,南帆驶于走。
云净九叠屏,烟消彭泽柳。
迎门集童稚,携觞聚邻叟。
欢庆溢乡闾,劳问洽亲旧。
超超天地外,此乐宁多有。
蹇予朴钝质,颓龄七旬九。
谬叨词林馆,固陋寡所偶。
责重力不任,兢兢虑灾咎。
所藉同乡邦,同心二三友。
有言相启发,有病相砭灸。
何君既离郡,魏公复分手。
念此增悲嘅,中怀杂纷糅。
岁晚应乞身,归程能待否。
市酒望湖亭,玉壶为君扣。
《送尚书魏公致仕还乡诗》【明·杨士奇】江右国南服,贤才之林薮。匡庐彭蠡间,清淑萃加厚。英英魏文渊,人物星之斗。明经在致用,一第咄嗟取。峨廌入乌台,白简岁年久。击邪奋无前,直枉宁肯后。超跻副浙宪,声华耸冈阜。简陟少秋官,式贰大司寇。致鞫悬鉴明,析疑迎刃剖。大梁困岁饥,方伯拜廷授。悉心事旬宣,勠力苏稿朽。归来掌邦禁,雍容帝左右。既诘奸慝平,亦著武绩茂。廉清一志坚,闻望六官首。方兹切倚毗,云何慕畎亩。惟皇悯疾疢,且重违耆耇。锡之五色书,龙光焕户牖。久行遂归止,福祉自天祐。川开万里风,南帆驶于走。云净九叠屏,烟消彭泽柳。迎门集童稚,携觞聚邻叟。欢庆溢乡闾,劳问洽亲旧。超超天地外,此乐宁多有。蹇予朴钝质,颓龄七旬九。谬叨词林馆,固陋寡所偶。责重力不任,兢兢虑灾咎。所藉同乡邦,同心二三友。有言相启发,有病相砭灸。何君既离郡,魏公复分手。念此增悲嘅,中怀杂纷糅。岁晚应乞身,归程能待否。市酒望湖亭,玉壶为君扣。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6967c6db2c4f71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