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晖散林畔,叫啸闻哀禽。
履沙越洲渚,蹑石上岖岑。
细径出丛樾,晨寒袭重襟。
南景允为美,北怀郁以深。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层阴(céng yīn)的意思:层层叠叠的阴影。
端忧(duān yōu)的意思:端正忧虑,解决烦恼。
回水(huí shuǐ)的意思:回水是指水流向上游回流的现象,比喻事物发展出现反复、循环或倒退的情况。
霁景(jì jǐng)的意思:指雨过天晴后的美丽景色,也比喻事情解决后的清明景象。
叫啸(jiào xiào)的意思:形容动物或人的叫声或呼喊声非常响亮。
空翠(kōng cuì)的意思:形容山水景色清新秀丽。
清音(qīng yīn)的意思:指声音纯净悦耳,没有杂音。
山西(shān xī)的意思:指人的心地高尚、品行正直。
逶迤(wēi yí)的意思:曲折、蜿蜒。
晓色(xiǎo sè)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天色,也用来形容非常早的时间。
遥遥(yáo yáo)的意思:非常远。
遥望(yáo wàng)的意思:远远地看着,期待着或思念着。
有清(yǒu qīng)的意思:有清指事物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或界面。
重襟(zhòng jīn)的意思:指心情、情感深沉、内心激荡的样子。
洲渚(zhōu zhǔ)的意思:洲渚指的是江河湖泊中的小岛和浅滩,也比喻处境孤立、无助无依。
这首清代诗人李长霞的《发应山》描绘了一幅清晨登山的景象。首联“晓色开众山,霁景荡层阴”展现了破晓时分,阳光驱散夜色和阴霾,照亮了群山的壮丽景色。接下来,“曦晖散林畔,叫啸闻哀禽”写出了晨曦洒在树林间,鸟儿鸣叫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哀婉。
诗人沿着山路蜿蜒而行,“逶迤山西麓,沿回水东浔”,山水相映,富有动态感。行走过程中,“履沙越洲渚,蹑石上岖岑”,步步攀登,足踏沙洲和崎岖山石,增添了旅途的艰辛与乐趣。
“涧气生空翠,风泉有清音”描绘了山涧雾气缭绕,泉水潺潺,环境清幽。穿过茂密的丛林,“细径出丛樾,晨寒袭重襟”,小路曲折,早晨的寒意穿透衣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凉意。
最后,“南景允为美,北怀郁以深”表达了对南方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北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遥遥望白云,端忧不可任”以眺望远方的白云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无法排遣的忧虑和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应山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清新的山水意境和深沉的思乡之情。
触目伪耶真,先生金玉人。
须知托交契,不特为情亲。
谒告归何遽,连环梦岂频。
还家已春服,綵戏不妨新。
忆昨屡过丛桂坊,诵诗说赋声琅琅。
飘流倏忽岁几换,邂逅分携天一方。
治状如君行且召,赋归于我策为良。
一篙清涨百滩没,愧此萧然鸥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