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庵访滇僧》
《野庵访滇僧》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篱落藏幽槿,柴扉縳古藤。

禽言人外语,石火定中灯。

坏衲芦花补,残经楮叶誊。

西来无一字,持此问滇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楮叶(chǔ yè)的意思:指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的素材或基础。

篱落(lí luò)的意思:指围住庄园、花园等的篱笆。比喻人的生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禽言(qín yán)的意思:指鸟儿的鸣叫声,也用来比喻无稽之谈、空话。

人外(rén wài)的意思:指超出常人之外的人物或事物,形容非凡或超乎寻常。

石火(shí huǒ)的意思:形容速度极快,瞬间即发生或完成。

外语(wài yǔ)的意思:

◎ 外语 wàiyǔ
[foreign language] 外国语言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野庵堂图景。首联“篱落藏幽槿,柴扉縳古藤”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庵堂周围的自然环境,篱笆后隐藏着一株幽静的木槿,古老的藤蔓缠绕在柴门之上,营造出一种隐逸与古朴的氛围。

颔联“禽言人外语,石火定中灯”进一步渲染了庵堂的静谧与神秘。鸟儿的啼鸣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只有它们能理解的语言,而庵堂内的一盏灯,在石头的缝隙中闪烁,如同定海神针,稳定而明亮,照亮了庵堂内的每一个角落。

颈联“坏衲芦花补,残经楮叶誊”则转向对庵堂内部的描述。破旧的僧衣用芦花修补,古老的经书用楮叶抄写,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庵堂的简朴生活,也暗示了僧侣们对佛法的虔诚与执着。

尾联“西来无一字,持此问滇僧”表达了诗人对滇地僧侣的敬仰之情。诗人自知无法用言语表达心中的敬意,只能通过这幅画面,向滇地的僧侣传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庵堂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僧侣们简朴而虔诚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和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柬舒中立

城僻苍山古,天寒落叶稀。

细流通石涧,斜日带林扉。

柳外青凫乱,松阴白鸟微。

看君携稚子,把酒惜牵衣。

(0)

仙门洞次苏大禹参君韵

共有寻真兴,林峦望里微。

朝乘青雀舫,暮叩白云扉。

涧水寒侵榻,岩花香扑衣。

僧来分乞食,信宿欲忘归。

(0)

疏影.题王润如夫人“天寒有鹤守梅花”图

疏林瘦竹。作万种凄凉,寒梦难续。

谩立阑干,遥揽春晖,天涯空自盈目。

红消翠减凭谁记,且傍这、小窗横幅。

任秋来、落叶无情,送尽玉蝉哀曲。

犹喜庭前素羽,碧云明月里,顾影忘独。

料得融融,丝胜椒盘,仙骨露华香熟。

帘前阵阵南来雁,莫寄与、离愁枨触。

算世间、一例春空,只有萼华凝绿。

(0)

伍相国祠

春秋吴越不胜悲,最是伤心伍相祠。

尝胆忍人窥隙始,捧心尤物欲来时。

冤飞腥血鸱夷去,怒激风涛白马驰。

抉目悬门何忍看,台前鹿走草离离。

(0)

秋雪渔庄

芦絮明寒渚,松阴暗草堂。

西溪好烟水,中有此渔庄。

筑簖营鸥宅,分田种鹤粮。

梅花三百树,晴雪又浮香。

(0)

自题小像

我面不自识,我独知我心。

欲古而不古,似今而非今。

读书不甚解,披画常摹临。

无事且酌酒,有时还抚琴。

况遇好时节,花木有清阴。

悠然禽鸟乐,我亦爱绿林。

静观皆自得,幸无尘俗侵。

写意画图中,聊以开胸襟。

即时当行乐,何必问升沈。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