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野(cǎo yě)的意思:指在草地上奔跑,形容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状态。
愁人(chóu rén)的意思:令人忧虑、令人烦恼的事物或情况。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高直(gāo zhí)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为人正直。
鬼方(guǐ fāng)的意思:指极为偏僻、荒凉、少人居住的地方。
黄巾(huáng jīn)的意思:指反抗统治者、进行起义或暴动的人群。
箕服(jī fú)的意思:箕服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农具,用来扬谷物的工具。在成语中,箕服比喻能力出众、才华横溢。
飓风(jù fēng)的意思:形容猛烈、猛烈如飓风般的力量或影响。
马化(mǎ huà)的意思:指马上就要变成化肥了,形容一些人或物处于危险境地,即将毁灭。
青海(qīng hǎi)的意思:指人或物的状态清新、纯洁,没有被外界所污染。
攘攘(rǎng rǎng)的意思:形容人群拥挤、喧嚣不安的样子。
三户(sān hù)的意思:三户指的是三个家庭,用来形容人口很少或者人烟稀少的地方。
朔漠(shuò mò)的意思:朔漠指的是北方荒凉贫瘠的地区,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荒凉和冷落。
未亡(wèi wáng)的意思:指尚未死亡或灭亡。
一龙(yī lóng)的意思:指同一种事物或现象在同一时间或同一地点出现。
紫宸(zǐ ché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或办公的地方,也泛指帝王的宫殿。
纷纷攘攘(fēn fēn rǎng rǎng)的意思:形容人群拥挤、喧闹、热闹的场面。
-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逢的《秋感六首(其二)》,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隐喻,表达了对时局动荡与战争残酷的感慨。首句“纷纷攘攘厌黄巾”暗指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社会混乱,人民疲惫。次句“妖血徒膏草野尘”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惨烈景象,英雄的鲜血白费,只滋养了野外的尘埃。
第三句“马化一龙犹王晋”借用了晋朝司马炎统一三国的历史,暗示即使政权更迭,也未能带来长久和平。“楚存三户未亡秦”则引用楚汉相争的故事,表达即使只剩下极少数力量,也能坚韧不屈,对抗强权。
“飓风天静浮青海”以自然景象象征战乱后的宁静,然而这平静之下隐藏着深沉的危机。“朔漠山高直紫宸”描绘出边疆辽阔,朝廷居高临下,但可能忽视了远方的威胁。
最后两句“莫为鬼方劳外伐,檿弧箕服最愁人”直接劝诫统治者,不要轻易发动对外战争,因为边疆的不安定因素(如“鬼方”)和民间的反抗情绪(如“檿弧箕服”,古代边地少数民族的武器),才是真正的忧虑所在。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凝练,体现了王逢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李委章
圣灵昔回眷,沾沐仰清徵。
十载朝云陛,赏心惟良知。
索居易永久,衰疾忽在斯。
常恐鹰隼击,微命察如丝。
末涂幸休明,成贷遂兼兹。
且伸独往意,追寻栖息时。
心事俱已矣,星星白发垂。
惟开蒋生径,想像昆山姿。
欢娱写怀抱,爱客不告疲。
莫言相遇易,趣途远有期。
勿贻白首欢,祗足搅余思。
伊余秉微尚,不为岁寒欺。
拙疾相倚薄,云归日西驰。
养疴邱园中,意惬理无违。
况值众君子,文物共葳蕤。
献纳云台表,心胸既云披。
华屋非蓬居,工拙各有宜。
明哲持经纶,试用此道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