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识先忧饶后乐,塞中还为祝丰穰。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名为《雨(其三)》。诗中描绘了对雨水的期盼与喜悦,以及雨水对于农业丰收的重要性。
首句“山田日日看云黄”,描绘了农夫每日在山上田地里,仰望天空,期待着乌云转为金黄色,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这反映了古代农民对天气的敏感和对雨水的渴望,因为雨水是他们农作物生长的关键。
接着,“都喜惟时若雨旸”一句,表达了人们在适当的时候,看到雨水降临时的喜悦之情。这里的“雨旸”指的是雨水,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期盼和对适时降雨的感激。
“可识先忧饶后乐”则揭示了农民在面对自然条件时的复杂心情。在雨水到来之前,他们可能因担心干旱而忧虑,但当雨水真正降临时,又会感到由衷的快乐。这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艰辛的承受能力。
最后,“塞中还为祝丰穰”表达了对丰收的祝愿。在古代,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丰收意味着粮食充足,人民生活得以保障。因此,农民和统治者都会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以期获得丰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农民对雨水的依赖、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古四十一首·其二十四
蒿莱不招凤,梧桐不栖鸡。
物故各有趣,高卑焉可齐。
伯夷居东海,吕望钓磻溪。
峨峨太行巅,荟蔚方朝跻。
阳光烛四表,发轫岐山西。
二老既云往,妇子争扶㩦。
固知贤圣人,去就关崇卑。
试听紫芝歌,坐见嬴道隳。
翰林夜集分韵得月字
雨馀残暑谢,夜久官事歇。
庭空起商飙,云霄吐华月。
于时秋方半,古桂黄初发。
玉堂集僚友,清燕足怡悦。
送钩行觞频,分韵催诗切。
玉轮悬中天,光辉转明洁。
有如坐冰壶,爽气彻肌骨。
时闻更漏响,渐见明河没。
人生寡欢会,圆魄亦易缺。
莫辞通夕玩,动是经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