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代 留 别 宋 /苏 轼 绛 蜡 烧 残 玉 斝 飞 ,离 歌 唱 彻 万 行 啼 。他 年 一 舸 鸱 夷 去 ,应 记 侬 家 旧 住 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鸱夷(chī yí)的意思:指人心险恶,作恶多端。
歌唱(gē chàng)的意思:形容社会安定、太平盛世。
绛蜡(jiàng là)的意思:形容颜色红得发紫,亦指美丽绝伦。
离歌(lí gē)的意思:形容悲伤离别的歌声。
侬家(nóng jiā)的意思:指对方的家庭,多用于表示对方的家庭情况或家庭成员的称呼。
烧残(shāo cán)的意思:指被火烧得残破不全的东西或人。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应记(yìng jì)的意思:应当记住或应予重视的事物。
玉斝(yù jiǎ)的意思:形容言辞高雅,文采斐然。
- 注释
- 绛蜡:红色的蜡烛。
玉斝:玉制的酒杯。
离歌:离别时唱的歌曲。
万行啼:形容泪水不断流淌。
鸱夷:古代一种皮囊,此处代指船只。
侬家:我家居住的地方。
旧住西:过去居住在西边。
- 翻译
- 红色的蜡烛燃烧殆尽,玉杯中的酒液飞溅,离别的歌声悲切,让人泪流满面。
将来有一天乘船离去,希望你还能记得,我家曾经住在西边。
-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之手,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和对友情的珍惜。首先,“绛蜡烧残玉斝飞”中的“绛蜡”,即红色的蜡烛,这里象征着宴席上的热闹与欢乐,而“烧残”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聚会的临别。接着,“玉斝飞”中的“玉斝”,古代酒具,常用来比喻纯洁高雅,这里的“飞”,可能指的是酒水四溅,或是借以形容宴席上的欢乐气氛。
第二句“离歌唱彻万行啼”则直接表达了离别时的歌声和感慨。这里的“离歌”,是人们在分别时高声歌唱,以寄托相思之情,而“唱彻万行啼”,则形容了歌声的悠扬和悲切,似乎整个山谷都回荡着这种离别的情绪。
最后两句“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友人的深情。这里的“他年”,指的是将来,“一舸鸱夷去”,则是说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一只船会带着那位朋友远去,可能是隐喻生命旅途上的离别。而最后的“应记侬家旧住西”,则是在提醒这位朋友,即使未来相隔遥远,也要记得他曾经在西边这个地方居住过,这里充满了对故土和友情的怀念。
总体来说,这四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场别离宴会中的氛围,以及人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所产生的复杂情绪。苏轼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将这些微妙的情感转化为流淌在纸上的文字,让后人能够感受到那一份深沉而不舍的离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怀玉之越谒秋房使君
纷纷人海中,有客面如铁。
前日方游吴,今日又走越。
一身天地间,行役劳岁月。
问子去何为,岂是事干谒。
往访蓬莱翁,欲换诗仙骨。
此行遇故知,茂林有清樾。
元龙百尺楼,千钧引一发。
妙年负壮志,三军不可夺。
不见韩致光,虎须手曾捋。
不见烛之武,虽老更奇崛。
一杯壮行色,肯作儿女别。
朔风正凝寒,柳已不堪折。
赠子一枝梅,掉我三寸舌。
临风语未终,长江橹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