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当年事,知恨苦:不奉诏,伪耶真?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一片心。万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人世夜,白日照,忽开明。衮佩冕圭百拜,九泉下、荣感君恩。看年年三月,满地野花春,卤簿迎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拜(bǎi bài)的意思:形容非常敬重、崇拜。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陛下(bì xià)的意思:用于尊称皇帝或帝王。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分茅(fēn máo)的意思:指分配茅草作为屋顶的材料,比喻平均分配财产或权力。
奉诏(fèng zhào)的意思:按照诏令行事,遵守命令或指示。
恨苦(hèn kǔ)的意思:非常痛苦和悲伤。
鉴临(jiàn lín)的意思:察看、观察
奸臣(jiān chén)的意思:指背叛君主、不忠不义的官员或大臣。
九泉(jiǔ quán)的意思:指人死后葬在地下的墓穴,也指人死后的世界。
开明(kāi míng)的意思:指思想进步,心胸广阔,能够接受新观念和新事物。
可鉴(kě jiàn)的意思:可供参考或借鉴的。形容某事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或可供学习借鉴的意义。
卤簿(lǔ bù)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含糊不清,不清楚明白。
茅土(máo tǔ)的意思:指原始、贫瘠、粗陋的环境或条件。
年事(nián sh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或者年龄已经很大的人。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泉下(quán xià)的意思:指已经去世的人。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日照(rì zhào)的意思:阳光照射、明亮。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野花(yě huā)的意思:指在野外生长的花朵,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或事物。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迎神(yíng shén)的意思:迎接神灵的到来,表示恭敬、敬畏和虔诚。
有罪(yǒu zuì)的意思:表示有罪、有过错。
- 注释
- 不奉诏:指秦桧等诬陷岳飞“受诏不救淮西罪”,赐死狱中。
诏,皇帝的命令文书。
鉴临:审查,监视。
分茅土:古代皇帝分封诸侯时,用茅草包社坛某方之土授受封者,以示其为某方王侯。
衮: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
佩:贵族身上佩带的玉器。
冕: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的礼帽,后专指皇冠。
圭:贵族上朝手中所持的玉制礼器。
九泉:指底层最深处,即阴间。
卤簿:本为帝王驾出时仪仗。
汉以后,后妃、太子和大臣出行时皆有。
此指每年三月在庙前迎神赛会。
- 翻译
- 话说当年岳飞蒙难,遗恨悲苦,朝廷指责他不遵奉诏书,是真是假?臣子有罪,假如陛下圣明,可以亲自鉴别考察,岳飞不愿班师回朝完全出于一片赤胆忠心。从来分封诸侯,终究轮不到旧时的奸臣。人世间的黑夜,一旦太阳普照,忽然变得明朗。岳飞终于身着王侯的礼服,接受百姓祭拜,九泉之下也应感到荣耀,感激君恩。且看每年的三月,满地野花的春天,人们祭祀迎神,以尊王侯的大礼,祭祀岳飞英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的英勇形象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一问,引出了以下关于英雄事迹的描述。这里,“身草莽”和“气填膺”表达了即使英雄逝去,其英勇气概依然如生一般令人敬仰。
随后,诗人细数英雄年轻时期的辉煌战绩:“年少起河朔,弓两石,剑三尺,定襄汉,开虢洛,洗洞庭。”这些句子展现了英雄在不同战役中的英勇表现,通过对武器和战场的具体描述,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视觉效果。
“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此处,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往昔荣光的追思,以及对于那些曾经共度时光的伴侣(如良犬)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的“过旧时营垒,荆鄂有遗民。忆故将军,泪如倾。”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战事的回忆和对已逝英雄的哀思。泪如倾,是对往昔英烈之士深切怀念的表现。
“说当年事,知恨苦:不奉诏,伪耶真?”这几句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复杂的情感,对于过去某些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内心的痛苦挣扎。诗人在质疑某种命令或事实的真伪,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悲凉。
“臣有罪,陛下圣, 可鉴临,一片心。”这几句则显得更加沉重和深刻,是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宣告,以及对自己的过错进行反省之情怀。"万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 则是表达了对于某些历史人物的强烈不满与批判。
“人世夜,白日照,忽开明。”这几句诗意在转折,通过对光明与黑暗交替的描绘,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希望和启示,即使过去充满了阴霾,但终将有光明到来的一天。
“衮佩冕圭百拜,九泉下、荣感君恩。”此处诗人通过对某种礼仪的描述,以及对地下亡灵的敬意表达,展示了一种深沉的哀思与尊崇之情。
最后,“看年年三月,满地野花春,卤簿迎神。”则是诗歌中的收尾部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祭祀活动的情形,表达了一种对于历史人物和往昔岁月的美好回忆与尊崇之情。
整首诗歌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与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丁亥岁予留建康梦登大桥仰视霄汉有金书阁字北斗落落布列其侧昨夕夜直坐石渠桥忽见七星低昂正倚秘阁而金书大字俨然梦中所见信知世事皆有定分非偶然也·其二
青冥风露飞檐外,黄道星辰企翼边。
独倚梧阴心自省,十年清梦故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