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陶弘景三层楼听松风图》
《陶弘景三层楼听松风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弘景层楼太清,万龙捲翠响泠泠

此心不出三界看,一片秋声何处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层楼(céng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物高耸层次众多,也用来比喻事物丰富多样。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三界(sān jiè)的意思:指佛教中的三个世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境界或层次。

太清(tài qīng)的意思:非常明亮清澈,没有杂质和污垢。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描绘了陶弘景三层楼听松风的场景,充满了深远的意境与哲理。

首句“弘景层楼掉太清”,以陶弘景这一历史人物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陶弘景,东晋至南朝时期著名的道士、医药学家,其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常被后人所称颂。此处“层楼”象征着陶弘景居住的高雅之所,“太清”则代表了宇宙的高远与纯净,整句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意象。

次句“万龙捲翠响泠泠”,通过“万龙”这一夸张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层层叠翠的山林中,松涛阵阵、回响不绝的景象。“捲翠”生动地展现了山林的青翠欲滴,“泠泠”则形容了松风的清冷悦耳,整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自然氛围。

后两句“此心不出三界看,一片秋声何处听”,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此心不出三界看”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即内心的世界不受外界物质世界的束缚,超脱于世俗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后一句“一片秋声何处听”则以“秋声”作为隐喻,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循环,引导读者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弘景三层楼听松风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与自然之美的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五十七论字知非

谕德谕以德,顾名当思义。

所系在宗社,讵必工文字。

子明信良规,士逊能触类。

(0)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四十四投签警寐

布衣据江左,人情悉贤奸。

犹自勤庶政,投签警夜眠。

开创率无逸,守成鲜知艰。

(0)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十一夫妇如宾

躬耕妻馌饷,相敬如大宾。

臼季因识缺,荐贤掌下军。

燕好慎动静,鼎来还诫君。

(0)

夏日昆明湖上四首·其一

雨后明湖偶漾船,涨生新水潋轻烟。

一心都大因农慰,万景由来触目鲜。

(0)

游大觉寺·其一

旸台虽在望,大觉未频临。

又已逾年别,率因得雨寻。

山田回绿意,野鸟空尘音。

调御端然坐,于凡不染心。

(0)

雨六首·其四

花村红是胭脂阔,麦垄青多饼饵香。

春甸饱尝愁里过,今春徼倖遇殊常。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