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击壶口缺,或迸锦丝断。
漏日宛通中,障树若无畔。
窗楯亦具设,败绠涩余鍊。
饥来摘山果,渴饮汲幽涧。
尚想避秦时,斯语非荒漫。
《自白龙崖趋泸溪述所见》【清·李良年】绝壁何嶙峋,侧翠倚江岸。云水一相映,清辉朝屡换。石非五丁凿,嵌空乃百变。如梭了可■,似月魄始半。或击壶口缺,或迸锦丝断。漏日宛通中,障树若无畔。势绝飞鸟窥,祇应山鬼窜。蚁附定何由,径尺■细栈。窗楯亦具设,败绠涩余鍊。纵横百里内,仰视目为眩。其故不可测,挥手付梦幻。长年话凄怆,此地饱经乱。万骑走空村,居人息樵爨。寥翘峡女泣,袒跣溪童惯。岂得顾里闾,猿挂垂一襻。饥来摘山果,渴饮汲幽涧。生还谅无几,遗迹犹可叹。尚想避秦时,斯语非荒漫。辄因俯仰骇,聊复纪闻见。桑田若为海,他日辱楼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267c68cb9c80c8159.html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百变(bǎi b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避秦(bì qín)的意思:避开像秦朝那样的暴政或者强大的对手。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长年(cháng nián)的意思:长时间、很久的年头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飞鸟(fēi niǎo)的意思:比喻人才或者有才华的人离开原来的环境,迅速成长或者取得成功。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挥手(huī shǒu)的意思:挥手是指用手臂摆动或抬起手掌向某人或某物打招呼、告别或示意。
居人(jū rén)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居住、生活。
径尺(jìng chǐ)的意思:指直径和尺寸,用来形容事物的大小或程度。
具设(jù shè)的意思:具备设备或工具
绝壁(jué bì)的意思:指非常险峻的山崖或悬崖,也用来形容困境或难以逾越的障碍。
可叹(kě tàn)的意思:令人感到悲叹、遗憾或惋惜的事物或情况。
空村(kōng cūn)的意思:空无一人的村庄,形容人烟稀少或寂静无人的场所。
里闾(lǐ lǘ)的意思:指家乡、故乡。
寥翘(liáo qiào)的意思:形容孤单寂寞,没有伴侣或朋友。
嶙峋(lín xún)的意思:形容山峰、岩石等高耸、陡峭的样子。
梦幻(mèng 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实,如同梦境一般。
目为(mù wéi)的意思:目光炯炯,眼神明亮锐利。
凄怆(qī chuà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哀怨的情感。
岂得(qǐ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或者不能如愿以偿的意思。
嵌空(qiàn kōng)的意思:指隐蔽或隐藏,将某物或某人放在一个密闭或隐蔽的地方。
樵爨(qiáo cuàn)的意思:指樵夫和烧火做饭的人,形容贫苦的生活。
清辉(qīng huī)的意思:明亮的光芒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桑田(sāng tián)的意思:比喻沧海桑田之变化,形容世事变迁。
山果(shān guǒ)的意思:山果指的是山上的果实,比喻不可得到的东西或者不切实际的愿望。
山鬼(shān guǐ)的意思:指山中的妖怪或山里的野兽。也用来形容行为凶恶的人。
生还(shēng huán)的意思:指在危险或困境中活下来,保住生命。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袒跣(tǎn xiǎn)的意思:指光着脚、赤着脚。
闻见(wén jiàn)的意思:指听到或知道消息、传闻。
五丁(wǔ dīng)的意思:指的是五个人中最弱小、最不起眼的一个。
无几(wú jǐ)的意思:几乎没有,极少
相映(xiāng yì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照映,相辅相成。
仰视(yǎng shì)的意思:以崇敬和敬畏的心情仰望,表示对他人的崇拜或尊敬。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蚁附(yǐ fù)的意思:指小人附着在大人身边,依附于权贵,以谋求自己的私利。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月魄(yuè pò)的意思:指月亮的光辉。
云水(yún shuǐ)的意思:云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景色美丽、壮丽。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走空(zǒu kō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失误或失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白龙崖前往泸溪途中所见的壮丽而又荒凉的自然景观。首句"绝壁何嶙峋,侧翠倚江岸",写出了峭壁的险峻和青翠的江边景色。接下来的"云水一相映,清辉朝屡换",通过云雾与江水的映照,展现出清晨时光的变化。
"石非五丁凿,嵌空乃百变",暗示这些奇特的岩石并非人力所为,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梭了可■,似月魄始半"运用比喻,形容石头形状各异,如同织布梭子或新月初升。"漏日宛通中,障树若无畔",则描绘了阳光穿过缝隙,树木仿佛被遮挡在远方。
诗中还描绘了山势险峻,连飞鸟都无法穿越,仅能供蚂蚁攀爬的细栈。沿途设施简陋,如窗户和栏杆破败,反映出历史的沧桑。诗人感叹此地曾遭受战乱,百姓生活艰辛,"万骑走空村,居人息樵爨",描绘了逃难的场景。
"寥翘峡女泣,袒跣溪童惯",进一步揭示了战乱带来的悲惨景象。诗人感慨自己不能归家,只能像猿猴般悬挂在峭壁上,"猿挂垂一襻"。生活的艰难迫使他们以山果充饥,饮用深涧之水。
最后,诗人联想到秦朝时期的历史变迁,认为眼前的景象并非虚幻,而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他感叹沧海桑田,世事无常,"桑田若为海,他日辱楼见",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