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野 堂 惠 老 中 秋 月 蚀 韵 宋 /袁 说 友 一 年 清 绝 中 秋 时 ,仰 天 高 欲 攀 桂 枝 。乾 坤 熔 入 玉 奁 鉴 ,万 象 一 扫 光 芒 垂 。今 年 不 见 今 宵 月 ,有 物 噉 之 倾 且 仄 。惜 哉 至 此 狼 狈 凶 ,空 效 玉 川 歌 月 蚀 。一 杯 相 嘱 三 更 夜 ,安 得 飞 来 明 月 借 。明 年 应 解 胜 今 年 ,莫 使 诗 人 愁 笔 下 。吁 嗟 今 夕 知 何 夕 ,且 对 孤 灯 照 窗 隙 。夜 阑 搔 首 独 翻 书 ,且 喜 灯 前 双 眼 碧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下(bǐ xià)的意思:指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或刻画。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翻书(fān shū)的意思:指翻阅书籍,查找资料或寻找答案。
更夜(gēng yè)的意思:更深夜晚,更晚时候
孤灯(gū dēng)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景象或处境。
光芒(guāng máng)的意思:指光线明亮耀眼,也比喻人的才华、品德等出众。
桂枝(guì zhī)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比喻优秀的人或事物。
见今(jiàn jīn)的意思:指现在的情况或事物。
今宵(jīn xiāo)的意思:指今晚、今夜,也表示时间短暂,转眼即逝。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狼狈(láng bèi)的意思:形容处境困难、困窘不堪的样子。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攀桂(pān guì)的意思:攀附名贵的事物,比喻追求名誉和地位。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且喜(qiě xǐ)的意思:表示暂时满足,不再追求更多。
清绝(qīng jué)的意思:形容清幽绝世,超凡脱俗。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扫光(sǎo guāng)的意思:彻底清除,全部清空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宵月(xiāo yuè)的意思:宵月指的是夜晚的月亮,也用来形容月亮在夜晚中显得特别明亮。
仰天(yǎng tiān)的意思:抬头向天仰望,表示敬畏、悲痛、感叹等情感。
夜阑(yè lán)的意思:夜晚深沉,天色已经完全黑暗。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玉奁(yù liá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貌。
玉川(yù chuān)的意思:指美丽的河流或水域,也指美好的乡村风景。
月蚀(yuè shí)的意思:指月亮被地球阴影所遮蔽的现象,比喻权势衰落、光辉消失。
至此(zhì cǐ)的意思:指到达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表示事情或情况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 翻译
- 在一年中最清冷的中秋之夜,我抬头仰望想要摘取那轮桂花
天地万物映照在如玉的镜匣中,光芒四射
今年的中秋月不再如以往明亮,似乎被什么东西遮蔽了
可惜啊,如今处境艰难,只能空吟玉川子的诗感叹月食
深夜里,我们举杯相劝,期盼能借来明亮的月亮
希望明年能比今年更好,不要让诗人笔下充满忧愁
哎,今夜究竟是哪一夜,只有孤灯照亮窗缝
夜深人静,我独自挠头看书,庆幸灯光下双眼依旧明亮
- 注释
- 清绝:极其清冷。
攀桂枝:比喻追求或向往美好的事物。
乾坤:天地。
玉奁鉴:如玉的镜子。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狼狈凶:形容困苦不堪。
玉川歌:指唐代诗人卢仝的诗歌。
借:借取。
胜:超过。
愁笔下:忧愁的笔墨。
孤灯:独自一盏灯。
双眼碧:形容眼睛明亮。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袁说友在中秋之夜欣赏月蚀的景象。首句“一年清绝中秋时”点出时间背景,中秋佳节本应月圆人团圆,然而“仰天高欲攀桂枝”的动作则显出诗人对明月被蚀的遗憾与无奈。接下来,“乾坤镕入玉奁鉴,万象一扫光芒垂”运用比喻,将天地万物映照在如玉镜般的月色中,形容月光皎洁,却被月蚀遮掩,光芒黯淡。
诗人感叹“今年不见今宵月”,表达了对月蚀的惋惜,接着以“有物啖之倾且仄”形象地描述月食的过程,暗示自然现象的无情。“空效玉川歌月蚀”引用白居易的典故,表达自己面对此景的哀愁和无力感。在深夜,诗人举杯邀月,期盼能借来明月,期待来年月圆人更圆。
“明年应解胜今年”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希望月蚀不再,诗人不再有愁绪。最后两句“吁嗟今夕知何夕,且对孤灯照窗隙”流露出诗人独自一人,唯有孤灯相伴的寂寥,但又因“且喜灯前双眼碧”而稍有安慰,暗含对知识的追求和内心的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出郊访黄山人
方言发北郊,芳草萋已碧。
晨风叩石门,眷此栖霞客。
翩翩倚杖迎,嗟哉发何白。
携手入中洲,四顾感畴昔。
君着东郭履,我着东山屐。
行采山上芝,坐倚山中石。
客有一尊酒,相藉终日夕。
醉来自尽觞,君其勿相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