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约斋》
《约斋》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佳]韵

博学能事详言道转乖。

只因省气力处处是吾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ēzhāi
sòng / zhāng

xuéfēinéngshìxiángyándàozhuǎnguāi

zhīyīnshěngchùchùshìzhā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博学(bó xué)的意思:指学识广博、知识丰富。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能事(néng shì)的意思:指能力强,事情办得好的人。

气力(qì lì)的意思:指体力和精力。

省气(shěng qì)的意思:节约用气,不浪费。

详言(xiáng yán)的意思:详细地说话或表达意思。

言道(yán dào)的意思:言道指言辞或言语表达的方式和内容。它强调说话的方式得体、言辞恰当,能够准确、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注释
博学:广泛学习。
能事:带来成功的能力。
详言:详细阐述。
道转乖:偏离正道。
省气力:节省精力。
处处:每处。
吾斋:我的静心之地。
翻译
广泛学习并不一定能带来成功,详细阐述反而可能导致偏离正道。
仅仅因为想要节省精力,所以每处都成为了我的静心之地。
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蕴含深意,表达了诗人张镈对于知识学习和个人修养的看法。"博学非能事"一句指出广泛地学习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是要能够内化于心,转化为自己的见解和智慧。这一点在"详言道转乖"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转乖"意味着曲折与变化,暗示了学习过程中的深思熟虑和反复推敲。

而"只因省气力"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精力有限、不宜过度消耗的认识。"处处是吾斋"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与满足,"吾斋"即个人所居之地,也象征着个人精神的栖息之所。这句话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心境。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简约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内省与追求知识深度并重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七里滩作

双笳引綵舟,鸣榔下建德。

既经渔浦口,还望定山色。

沿流苦奔峭,入峡惊偪仄。

寓目恣游观,举止罢登陟。

一酹严陵祠,清风邈难即。

如何谢人徒,于焉解徽纆。

(0)

幽亭啜茗望巾帻山

望望巾帻山,日夕生云气。

林际双浮屠,霭霭蒸云蔚。

半亩莳园蔬,引泉频灌溉。

浅碧泛云芽,冷冽湔肠胃。

幽亭趺坐时,静观觉禅味。

(0)

包大侍御冬日过余城馆见贻新诗率尔奉酬

弱年慕大隐,中岁栖附郭。

试以惬微尚,兼用谐胜托。

环堵有旧营,山楹无改凿。

高树列偃蹇,群峰罗岝㟧。

轻飔披药房,微雨洒菌阁。

新竹渐紫苞,繁花吐芳萼。

春归竞敷荣,秋至同瓠落。

林卧阅代谢,天游恣寥廓。

遗形偶斥鴳,混迹随屈蠖。

岂无寰市喧,幸免缨组缚。

毕岁矢勿谖,中怀谅无怍。

包子台中彦,风期眇丘壑。

暇日访衡茅,投我游园作。

委曲陶令言,缠绵尚平约。

丈夫贵得意,乘时展明略。

勉终天上期,庶果林中诺。

(0)

月夜赠伯氏叔季氏山人以言

欢游美清夜,高会良在兹。

金飙薄绮棂,鲜云荡华池。

凉气发乔林,湛露零丹蕤。

皎月升前隅,中庭粲其辉。

密亲既已具,兰友相攀追。

繁音岂不奏,所乐吹埙篪。

齐愿等金石,皓首长不暌。

(0)

赠汪氏赴琅邪

初景照城阙,垂杨荫广陌。

孤鸟绕树鸣,旦出送征客。

感物怆离乖,逐往思羽翮。

各天从此始,喟然叙畴昔。

(0)

崔二丈园亭

芳园甫营葺,修竹稍阴翳。

村径入沙平,柴门俯江闭。

惠风荡炎氛,微雨续新霁。

好鸟时相鸣,疏花还自媚。

于焉一徜徉,颇惬幽人意。

宁违官府期,且与邻翁醉。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