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寄花诗》
《和寄花诗》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省访春丛艳最殊,寄来犹识锦霞舒。

名园自宝仙葩种,可是全因勿剪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āshī
sòng / sòngxiáng

shěng访fǎngchūncóngyànzuìshūláiyóushíjǐnxiáshū

míngyuánbǎoxiānzhǒngshìquányīnjiǎ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丛(chūn cóng)的意思:春天里的花丛,指春天花开的景象。

丛艳(cóng yàn)的意思:形容花朵或物品密集而美丽的样子

访春(fǎ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来临时,人们外出游览、赏花的活动。

锦霞(jǐn xiá)的意思:形容晚霞美丽多彩。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名园(míng yuán)的意思:指著名的园林或美丽的景区。

霞舒(xiá shū)的意思:形容天空明朗、云彩散去,景色宜人。

仙葩(xiān pā)的意思:指非凡的人才或出类拔萃的人。

翻译
特意去探访春天的花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花朵最为艳丽。
这束花从远处寄来,还能辨认出它像锦缎般舒展的美丽。
注释
省访:特意探访。
春丛:春天的花丛。
艳最殊:最艳丽的。
寄来:从远处寄来。
犹识:还能辨认出。
锦霞舒:像锦缎般舒展。
名园:著名的园林。
自宝:视为珍宝。
仙葩:珍贵的花卉。
种:种植。
可是:难道是。
全因:完全因为。
勿剪馀:未被修剪剩余的部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名为《和寄花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美丽景色的赞赏,以及他对于珍贵事物不应轻易破坏的哲理。

“省访春丛艳最殊”,这里诗人用“省访”表达了他细心观察春天花丛,发现其中最为鲜艳夺目的美景。春天万物复苏,各类花卉竞相开放,是自然界最富有生机与色彩的时刻。

“寄来犹识锦霞舒”,诗人通过“寄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传递了一份珍贵的情感。这里的“犹识”意味着依然记得,可能是指诗人对那边春天景色的记忆或是某种特定情绪。而“锦霞舒”则描绘出一幅精美的花开如锦、云舒霞蔚的画面。

“名园自宝仙葩种”,这里的“名园”指的是著名的园林,而“自宝仙葩种”则表明这些园林中生长着珍贵的植物。诗人用“仙葩”来形容这些植物,显示出它们超凡脱俗的美丽。

“可是全因勿剪馀”,最后一句则传递了一种哲理,即这些宝贵的事物不应被破坏或是无端剪除。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赞赏,提醒我们对于珍贵事物要有敬畏之心,不应该轻易地破坏它们。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花卉为题材,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传递了一种保护与珍惜的理念。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春日即事五首·其一

正昼东风自展扉,双双燕子望巢飞。

杨花却是元无定,吹落南邻不肯归。

(0)

春日即事五首·其三

桃杏酣酣著意红,当时只要嫁东风。

而今却被东风误,一片西飞一片东。

(0)

以鲁直露湿何郎试汤饼为韵赋酴醾七首·其一

石竹麝香脐,博山水沈炷。

勾引爱香人,攀花春笋露。

(0)

以昌黎验长常携尺为韵赋笋五首·其四

吾家苍头奴,斫玉手自携。

云恐春风恶,吹开枝高低。

(0)

伏阙辞归

偶逢豺虎寝天关,事有当言耻口缄。

不建侯藩控西北,别求何策保东南。

幸投草野言无弃,退就山林老亦甘。

束起旧书归旧隐,远依福曜炯台颜。

(0)

挽蔡祭酒

孝友尊前哲,词章裕后生。

柏台真御史,槐市大司成。

骐骥风方力,艅艎浪忽倾。

山寒丹旐急,识者为沾缨。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