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病人死多,当此秋夏交。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号(āi háo)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或哭泣声音悲切哀婉。
病人(bìng rén)的意思:指生病的人或患有某种疾病的人。
彻夜(chè yè)的意思:通宵整夜不睡。
城门(chéng mén)的意思:指城市的大门,也用来比喻防御措施或者机构。
存殁(cún mò)的意思:存活或存在的人或事物消亡。
毫毛(háo máo)的意思:形容极小、微不足道的数量或程度。
后山(hòu shān)的意思:后山是指在关键时刻能够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后盾。
贾贩(jiǎ fàn)的意思:指商贩、贸易商人。
山郊(shān jiāo)的意思:指山野之间,郊野之地。
暑病(shǔ bìng)的意思:指因暴露在炎热天气中而引起的疾病。
倏忽(shū hū)的意思:突然、迅速
酸哀(suān āi)的意思:形容心情悲伤、痛苦。
盐米(yán mǐ)的意思:指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也指日常生活的琐事。
杖绖(zhàng dié)的意思:指人们行走时扶杖系带,比喻行动有序、举止庄重。
质明(zhì míng)的意思:指道义高尚,品质纯正,行为端正,不为利益所动摇。
- 翻译
- 居住在靠近城门的城区,前面是市场后面是山郊。
天刚亮时,丧葬的鼓声和僧侣的铙钹声响彻夜晚。
炎热季节疾病频发,此时正值夏秋交替。
市场上盐米交易繁忙,卖家哭喊着悲痛的哀号。
生死之间的转变如此突然,人们常常为了微小的事情争执不休。
- 注释
- 居城:居住的城区。
近城门:靠近城门。
前市:前面的市场。
后山郊:后面的山郊。
质明:天刚亮。
沸柩鼓:丧葬的鼓声。
彻夜:整夜。
喧僧铙:僧侣的铙钹声。
暑病:炎热季节的疾病。
死多:死亡频繁。
盐米:盐和米。
鬨贾贩:买卖繁忙。
杖绖:持杖戴孝。
酸哀号:悲伤的哭泣。
倏忽:忽然。
异存殁:生死的巨大差异。
常毫毛:常常为了细小的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城门附近市集的繁华景象与秋夏交替时节的艰难生存状态。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画面,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慨。
"居城近城门,前市后山郊" 二句,设定了场景,从住宅所在的位置切入,既有城市生活的便利,也隐含着与自然山郊的接触。
"质明沸柩鼓,彻夜喧僧铙" 展示了市集中日夜不息的活跃气氛。这里的“质明”指的是清晨,"沸柩鼓"形容早晨市声如同滚水,"彻夜"则说明这种热闹持续到深夜,而"喧僧铙"则是对市集声音的描绘。
然而,在这样的繁华背后,是"暑病人死多,当此秋夏交" 的悲惨现实。这两句透露出当时社会对待疾病与死亡的无力感,以及人们在季节更替时所面临的健康风险。
接下来的"盐米鬨贾贩,杖绖酸哀号" 描述了市集中人们为生活奔波的情景。“盐米”是日常必需品,“鬨贾贩”指的是人们争相购买,而“杖绖酸哀号”则描写了那些被罚打的商贩,他们发出的悲伤叫声。
最后,"倏忽异存殁,所争常毫毛" 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与世间纷争的感慨。“倏忽”意味着时间流逝迅速,而“异存殁”则是对生死变化莫测的感受。"所争常毫毛" 则指出人们往往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争执不休。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以及他们面临的死亡威胁,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风入松·小楼春映远山横
小楼春映远山横。
绿遍高城。
望中一片斜阳静,更萋萋、芳草还生。
疏雨冷烟寒食,落花飞絮清明。
数声弦管忍重听。
犹带微酲。
问春何事春将老,春不语、春恨难平。
莫把风流时节,都归闲淡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