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得飧苓方,颇见超尘态。
我欲识其人,远在千峰外。
安得驱秦鞭,与之斗珍怪。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朝露(zhāo lù)的意思:指事物短暂存在、易逝的现象。
超尘(chāo chén)的意思:超越尘世,超脱世俗。
怪石(guài shí)的意思:指形状奇特、异常的石头。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户牖(hù yǒu)的意思:指房屋的门窗。也用来比喻人的眼睛。
露滴(lù dī)的意思:形容露水滴落的样子,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迹象或征兆。
千岁(qiān suì)的意思:形容人的寿命长久,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历史悠久。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天籁(tiān lài)的意思:指非常美妙动听的声音或音乐。
蔚荟(wèi huì)的意思:形容盛开繁茂、繁荣昌盛。
未艾(wèi ài)的意思:表示灾难尚未结束,还未彻底消除。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珍怪(zhēn guài)的意思:珍奇而古怪的事物或现象。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这首《古翠行》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钱君对长松的喜爱以及长松的古老与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长松历经岁月而不衰的坚韧生命力。
首句“钱君爱长松,不辨几千岁”开篇点题,直接表达了钱君对长松的深厚情感,而“不辨几千岁”则暗示了长松的古老,引人遐想。接下来,“朝露滴空寒,夕吹起蔚荟”描绘了长松在晨露与晚风中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根柯剥霜藓,户牖入天籁”进一步刻画了长松的形态与环境,霜藓覆盖的根部与天籁般的风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不仅赞美了长松的自然之美,也暗喻了钱君追求的精神境界。
“疑得飧苓方,颇见超尘态”通过想象钱君可能在寻找长生不老之术,侧面表现了他对长松的敬仰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永恒的追求。
最后,“至今七十年,颜色曾未艾”强调了长松历经七十年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时间的无常与生命的顽强。钱君虽已离世七十年,但长松依旧茂盛,仿佛是对他精神的延续与纪念。
“我欲识其人,远在千峰外。归去视莲洞,怪石如抹黛。安得驱秦鞭,与之斗珍怪。”表达了诗人对钱君的怀念与追寻,以及对自然奇观的向往。通过“莲洞”、“怪石”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神秘与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古翠行》通过对长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
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室有月。
九衢生人何劳劳,长安土尽槐根高。
腊尽残销春又归,逢新别故欲沾衣。
自惊身上添年纪,休系心中小是非。
富贵祝来何所遂,聪明鞭得转无机。
羞看稚子先拈酒,怅望平生旧采薇。
去日渐加馀日少,贺人虽闹故人稀。
椒花丽句闲重检,艾发衰容惜寸辉。
苦思正旦酬白雪,闲观风色动青旂。
千官仗下炉烟里,东海西头意独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