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知此景,携归梵王宫。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观 子 陵 画 像 宋 /邓 肃 陶 朱 防 狡 兔 ,渭 滨 兆 非 熊 。先 生 但 钓 月 ,君 王 友 不 从 。我 昔 访 其 迹 ,溪 光 磨 青 铜 。呼 公 公 不 应 ,天 籁 自 号 空 。何 人 知 此 景 ,携 归 梵 王 宫 。乃 知 夜 半 力 ,端 在 寸 毫 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不从(bù cóng)的意思:不顺从、不听从、不遵守
寸毫(cùn háo)的意思:形容极为细小、微不足道。
钓月(diào yuè)的意思:比喻做不可能的事情或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
梵王(fàn wáng)的意思:指尊贵的僧人或佛教高僧。
非熊(fēi xi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与熊相比,差距很大,远远不如。
公公(gōng gōng)的意思:公公一词既可以指外祖父,也可以指丈夫的父亲。在成语中,公公常常代表丈夫的父亲。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青铜(qīng tóng)的意思:形容文化传统久远,历史悠久。
陶朱(táo zhū)的意思:指人的脸色红润,有血色。
天籁(tiān lài)的意思:指非常美妙动听的声音或音乐。
王友(wáng yǒu)的意思:指得到君王的亲近和信任,成为君王的朋友。
王宫(wáng gōng)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也用来比喻权力中心或高级官员的住所。
渭滨(wèi bīn)的意思:渭滨是指渭河的岸边,用来形容地处边远、贫瘠的地方。
溪光(xī guāng)的意思:指山间溪流映照的光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景色。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梵王宫(fàn wáng gōng)的意思:形容非常华丽、庄严的宫殿或建筑物。
- 注释
- 狡兔:比喻机智的敌人或难以预料的情况。
渭滨:渭水边,古代常用来象征吉祥之地。
钓月:借指隐士的闲适生活,不愿涉足尘世。
梵王宫:象征极乐世界或精神追求的崇高之地。
- 翻译
- 陶朱公防备狡猾的兔子,渭水之滨预示着非同寻常的熊罴出现。
先生只愿垂钓明月,而不愿追随君王为友。
我曾去探寻他的踪迹,溪水映照出青铜般的光泽。
呼唤他却得不到回应,只有大自然的声音回荡在空旷处。
谁能理解这样的景象?我想将它带回佛国宫殿。
这才明白,真正的力量往往隐藏在深夜的静谧和微小的细节之中。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邓肃所作,名为《观子陵画像》。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古人风骨的赞美和自我精神世界的表达。
“陶朱防狡兔,渭滨兆非熊。”开篇即以历史上的名臣陶朱公(范蠡)和子陵(指西汉时期的丞相张良)为例,他们以智谋著称,却不显山露水。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隐藏实力,不轻易示人的高明。
“先生但钓月,君王友不从。”这里的“先生”代指子陵,意在表达他宁愿隐居山林,以钓鱼为乐,而非追随世俗的权贵。这种超脱物外的情怀与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风相契。
“我昔访其迹,溪光磨青铜。”诗人曾经寻访子陵遗迹,在溪水映照下,连古代铜器也显得光泽。此景此情,使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自然之美。
“呼公公不应,天籁自号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即使呼唤子陵,也只有回声与自己相遇。这种孤寂之境,更显出诗人对古人的崇敬和自己的孤独感受。
“何人知此景,携归梵王宫。”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与神圣的梵天(佛教中的净土)相连,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至境的愿望。
最后,“乃知夜半力,端在寸毫中。”透露了诗人对子陵晚年仍旧保持着不屈不挠精神状态的钦佩。即便是在深夜寂静之时,那份力量和坚持也依然存在于细微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子陵画像的观赏,抒写了诗人对于古人高洁品格的向往,以及个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因北游者寄峨眉家先生先生曾宰建之浦城故末章及之二首·其一
灵关高缥缈,缥缈出曾城。
其上盘紫云,倏忽牛马形。
交青不栖树,浴彼清泠泓。
唯有孤鸑鷟,衔命此山灵。
迎风溯寥廓,杳杳西北征。
羽毛中道折,六月霜霰零。
回首灵关云,泪下如悬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