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禅林(chán lín)的意思:指佛教寺院的林木,也泛指僧侣修行的地方。
出禅(chū chán)的意思:指禅宗高僧在修行中突然顿悟,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慈航(cí háng)的意思:指慈善事业像航船般不断前行,喻指慈善事业不断进行,永不停息。
栋梁(dòng liáng)的意思:栋梁,指房屋主梁,比喻支撑整个结构的重要人物或重要力量。
独秀(dú xiù)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中独自卓越,无人能及。
法水(fǎ shuǐ)的意思:法水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象征,比喻佛法的教诲能够洗涤人的心灵,使人得到净化和升华。
凡几(fán jǐ)的意思:指全部、无一例外、所有的。
工时(gōng shí)的意思:指工作的时间。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结根(jié gēn)的意思:指事物根基牢固,根深蒂固。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岚气(lán qì)的意思:指山间云雾缭绕,气势雄伟壮丽的景象。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质高雅、仪态悠然。
良工(liáng gōng)的意思:指技艺高超、工作出色的人。
凌霜(líng shuāng)的意思:凌霜指的是能够在严寒的冬天中忍受住寒冷,继续前行的意志和毅力。
摩天(mó tiān)的意思:摩天是指高耸入云的建筑物,也可以比喻雄心壮志、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气合(qì hé)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意见、行动能够互相协调、配合,达到一致的状态。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水作(shuǐ zuò)的意思:指人的行为言语犹如水流一样,变幻无常,不可捉摸,无法预料。
耸干(sǒng gàn)的意思:形容高大挺拔,傲然挺立的样子。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幽壑(yōu hè)的意思:指深邃幽静的山谷或峡谷。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豫章(yù zhāng)的意思:指心情舒畅、愉快。
猿吟(yuán yín)的意思:指猿猴的吟唱声,比喻音乐声或诗歌声非常美妙动听。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南山寺(nán shān sì)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山林中修行苦行,追求心灵的宁静和修养。
- 注释
- 郭:外城,这里指城市的外围。
亭亭:形容树木挺拔。
禅林:佛教徒修行的树林,这里指寺庙。
幽壑:深谷。
凡几寻:大约有多高,寻是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岚气:山间湿气或雾气。
宴坐:安静地坐着,常指修炼或冥想。
豫章:古代地名,今江西南昌一带,以产良木著称。
巴乡:指巴蜀地区,即今四川、重庆一带。
凌霜:不畏霜冻,形容坚韧。
作宇:建造房屋。
栋梁:房屋的主梁,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
良工:技艺高超的工匠。
法水:佛教术语,指佛法的教诲。
慈航:佛教用语,比喻指引人们脱离苦海的佛法。
- 翻译
- 靠近城市边缘的南山深处有一座寺庙,寺中矗立着一棵奇特的树。
它深深扎根在幽深的山谷中,无人知晓它的年龄,高耸入云的树干让人数不清有多少丈。
傍晚时分,翠绿的树叶与山间的雾气交融,月亮下偶尔传来夜晚猿猴的啼鸣。
人们在树下走过,绿叶如伞为他们遮阴,静坐时,黄色的花朵洒满了衣襟。
听说这种树木原本生长在豫章,如今却在这巴乡之地独领风骚。
它不畏严寒,与松柏争雄,自古以来就被赞誉为建筑的栋梁之材。
期待有高明的工匠能慧眼识珠,让它在佛法的海洋中成为渡人的慈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寺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和禅意的深刻感悟。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幽深静谧的山寺之中,那里的古木参天,宛如亭亭,每一棵都像是从禅意中生长出来的。
“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这两句诗强调了树木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它们深深扎根于幽静的山涧,不知年华流转,而它们高耸入云,似乎在探求天际之远。
“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这里描写了傍晚时分,那些绿色的树木与晚霞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同时,诗人还捕捉到了夜晚间或许传来的猿鸣声,为画面增添了一抹动感。
“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诗中不仅有动态的描写,还有静态的享受。绿叶如织就的帷幕,而黄花则如同装饰一般散落在衣襟上,这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静心观赏。
“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这两句诗表明这棵树曾经闻名于世,但如今它在巴蜀之地更显得特别的孤傲与卓越。
“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这里的“凌霜”暗示了树木坚韧不拔,即使是在严寒的雪霜中也不屈服。它们像是建筑中的栋梁一样,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最后,“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诗人希望等到巧手匠人的适当时刻,将这棵树打造成一艘船,在法定的水域中行驶,如同慈悲的舟楫一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