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人日嵩明道中二首·其二》
《人日嵩明道中二首·其二》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红袖衩雪白巾拜年女儿上春

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醉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拜年(bài nián)的意思:向他人致以新年的祝福

白巾(bái jīn)的意思:白色的巾带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代表清白无辜、纯洁无暇。

海边(hǎi b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辽阔无边,没有限制。

红袖(hóng xiù)的意思:红袖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指的是女子的红袖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美丽动人的容貌。

林海(lín hǎi)的意思:指茂密的树林,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

女儿(nǚ ér)的意思:女儿指的是女性子女。在成语中,女儿往往用来比喻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概念。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上春(shàng chūn)的意思:指人年纪大了,却仍然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土主(tǔ zhǔ)的意思:指土地的主人,也比喻地位低下的人。

茜红(qiàn hóng)的意思:指颜色鲜艳、红得发紫的颜色。

雪白(xuě bái)的意思:非常白,洁白无瑕

主山(zhǔ shān)的意思:指主要的山峰或最高的山峰。

醉人(zuì rén)的意思: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物令人陶醉,使人心旷神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日时节在嵩明道中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首句“茜红袖衩雪白巾”,以鲜艳的色彩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女子的装扮,红与白的搭配,既显出节日的喜庆,又衬托出女子的娇美。这里的“茜红”指的是深红色,“袖衩”则是指衣袖上的开叉设计,而“雪白巾”则强调了头巾的洁白,整体形象鲜明,富有视觉冲击力。

次句“拜年女儿娇上春”,直接点明了场景是春节期间,女儿们在拜年时展现出的娇俏可爱。这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外貌特征,也体现了节日氛围下人们的情感状态,充满了温馨和欢乐。

接着“杨林海边满花树”,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通过“杨林”和“海边”的结合,营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环境。满树的花朵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

最后“土主山头皆醉人”,以“醉人”一词,不仅形容了山头景色的迷人,更暗含了人们在这种美景面前的陶醉之情。这里的“土主山头”可能是指当地的一个地标或特定的山峰,通过这一描述,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日时节嵩明道中独特的风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情趣的捕捉,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送伯刚归星源兼简吴用宾洪明善

王化当今自南北,人才平世恁东西。

飞扬士卒辕门卫,号令将军虎帐栖。

道路传书新羽檄,家乡华屋旧榱题。

幕中二妙如相问,莫说雄谈可下齐。

(0)

用陈敬所韵奉简董仲潜·其二

求仙登上界,喝佛遍丛林。

座上逡巡酒,窝中快活吟。

曾传丹化米,政用铁成金。

卜筑南山道,都忘出处心。

(0)

送赵按察使

人才产吴楚,吏术见萧曹。

肯厌驱驰倦,应誇赞画劳。

秋霜飞健笔,夜雨湿征袍。

回首金陵道,春光醉碧桃。

(0)

立春和李白春日韵

倚杖喜逢春,莺迁可唤群。

已更新国主,谁识旧将军。

塞北山凝雪,江东日拥云。

无才甘瓠落,肯作剧秦文。

(0)

水调歌头.九首·其四赠王义庵

先生乃儒者,有道出羲黄。

袖将攀桂名手,种作杏林芳。

江月玻瓈万顷,山雪琼瑶一色,开户挹寒光。

清气满胸臆,何况有奇方。鹤凌云,鹏击水,凤鸣阳。

平生济物,心在随寓寄行藏。

丹鼎芙蓉紫艳,宝杵芝苓玉屑,坚子避膏肓。

神圣可医国,功奏十全良。

(0)

渔歌三首·其三

篷上潇潇风雨寒,篷底煮鱼供晚餐。

清波好与凤池似,我掌丝纶在一竿。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