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扶疏亭竹》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扶 疏 亭 竹 宋 /薛 嵎 风 晴 雨 雪 天 ,无 趣 不 萧 然 。影 过 邻 家 月 ,根 通 石 下 泉 。长 因 终 日 看 ,忆 得 故 山 眠 。物 性 今 方 会 ,心 虚 节 自 坚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邻家(lín jiā)的意思:指与自己家相邻的家庭,也泛指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家。
物性(wù xìng)的意思:指事物所具有的特定性质和性能。
无趣(wú qù)的意思:指没有趣味、乏味、无聊。
下泉(xià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向下流淌,比喻德行高尚的人不计较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心虚(xīn xū)的意思:心里有所隐瞒或有愧疚感。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自坚(zì jiān)的意思:自己坚定不移,不受外界影响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扶疏亭竹》,作者是宋代的薛嵎。诗中描绘了风晴雨雪中竹子的景象,无论天气如何变化,竹子都保持着自然的风姿,无趣而不失萧然之气。月光穿过竹影,映照在邻家,竹根深深扎入石下泉水,显示出其生命力和坚韧。诗人每日长久地凝视竹子,不禁回忆起故乡山间的宁静生活。通过竹子的特性,诗人领悟到万物各有其性,而竹子的清虚与节直,也象征着内心的坚定。整体上,这首诗借景抒怀,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