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庐 山 太 平 宫 一 首 宋 /王 阮 贝 阙 岧 嶢 不 可 攀 ,遥 分 绛 节 下 人 间 。起 元 立 道 几 千 岁 ,择 胜 栖 神 第 一 山 。膏 雨 应 时 丰 绿 野 ,真 风 与 世 养 朱 颜 。山 前 老 叟 非 仙 骨 ,怅 望 丹 崖 藓 篆 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贝阙(bèi quē)的意思:形容非常贫穷,一无所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丹崖(dān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悬崖峭壁。用于比喻困难重重,形势危急的境地。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膏雨(gāo yǔ)的意思:指雨水丰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绛节(jiàng jié)的意思:保守秘密或守身如玉的品质
节下(jié xià)的意思:节约使用,不浪费。
老叟(lǎo sǒu)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的老人
栖神(qī shén)的意思:指人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或场所中安居、栖息,形容人适应环境并获得乐趣。
千岁(qiān suì)的意思:形容人的寿命长久,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历史悠久。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时丰(shí fēng)的意思:指时光充足,物产丰富的年景。
下人(xià rén)的意思:指低下的身份、地位或职位。
仙骨(xiān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举止端庄。
应时(yìng shí)的意思:根据时机做出适当的反应,做事情得当。
真风(zhēn fēng)的意思:真实的风。比喻真实、真诚的言行。
朱颜(zhū yán)的意思:朱颜指的是红色的脸色,形容人的面色红润。
- 注释
- 贝阙:形容宫殿高大。
岧峣:高峻的样子。
绛节:红色的符节,象征权力或神祇。
人间:指凡间。
起元:开始之初,指宇宙或事物的起源。
立道:建立法则或信仰。
几千岁:极言时间长久。
择胜:选择最佳地点。
膏雨:甘霖,比喻恩泽或好雨。
丰绿野:使田野丰饶繁茂。
真风:自然界的清风,也指美德或正气。
养朱颜:滋养美好的容颜。
老叟:老者。
仙骨:仙人的体质,常用来形容超凡脱俗。
丹崖:红色的崖壁。
藓篆斑:长满青苔的石刻,古代常用以记录文字。
- 翻译
- 高耸的贝阙难以攀登,远远地分出红节落入人间。
自开辟以来,历经数千载,选择这最佳之地供奉神灵于第一山。
适时的甘霖滋养着田野,清新的风气滋养着人们的容颜。
山前的老者并非仙人之躯,惆怅地望着那满是青苔的红色崖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太平宫的壮丽景色和深远意境。"贝阙岧峣不可攀,遥分绛节下人间"两句写出了庐山雄伟险峻的特点,其中“贝阙”指的是像贝壳一样排列的山峰,“岧峣”形容山势之险峻,“绛节”则是古代用来标记边界的地方,意在表达庐山如同天然屏障,将人间与仙境隔开。
"起元立道几千岁,择胜栖神第一山"这两句强调了太平宫的历史悠久和选址之精妙,“起元”指的是创建的年代,“立道”则是指修建寺庙以传播道教,“择胜栖神”表明这里是选择最好的地方来安置神灵,称其为“第一山”。
"膏雨应时丰绿野,真风与世养朱颜"这两句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和对人体质的滋润作用,“膏雨”意指适时降临、滋润万物的甘霖,而“真风”则是指这里的清新之气,与世间俗尘不同的神奇之风,能够使人的面色红润。
最后两句"山前老叟非仙骨,怅望丹崖藓篆斑"表达了诗人对庐山景色的深情与赞美。这里的“山前老叟”指的是生活在山前的长者或隐士,“非仙骨”意味着他们虽不具有仙骨,但心境超然,能够怡然自得地享受这片仙境般的地方,而“丹崖藓篆斑”则是对庐山奇特景观的描绘,如同用彩色笔触勾勒出的图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文历史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庐山太平宫这一仙境般所在的无限向往与赞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婺源五岭诗
春山绣芙蓉,闪烁入青空。
我来乘云车,缥缈行空中。
芙蓉临对镜,镜光花愈胜。
未见本来面,更须学山静。
静坐看羊队,羊化石空在。
石吾甚爱之,勿使羊践坏。
德胜非人力,而乃见天则。
是德何必胜,日用常饮食。
新岭德胜前,问新何以然。
盛德乃日新,春花自年年。
中亭诗
逍遥上九华,洒落山中央。
中央在何处,山水围书堂。
中坐得中心,中道靡狷狂。
有如诣道者,广大极高明。
幸逢贤郡主,导我从施汪。
施子撰杖履,凌空步中冈。
道夫起中亭,倒影临天光。
昊天及明旦,游衍共出王。
人人有泰山,毋曰让未遑。我诗●崖石,千秋永不忘。
送李上舍归宜兴
翩翩毗陵子,浴德璧水涯。
十年不入官,藏器以待时。
四海仰明圣,天运转璿玑。
遐不共帝臣,之子亦来归。
观光五云里,际会千载期。
阳德会光大,阴霭尚朝曦。
时事异厝薪,凤凰亚鸡栖。
献璞或见刖,按剑专相疑。
苍苍阳羡峰,微微江月晖。
送子归山中,山中多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