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原送许侍御出幕归东都》
《太原送许侍御出幕归东都》全文
唐 / 耿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昔随刘越石今日独归时。

汾水风烟冷,并州花木迟。

荒庭别梦,野雨失行期。

莫向山阳过,邻人夜笛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àiyuánsòngshìchūguīdōngdōu
táng / gěngwéi

suíliúyuèshíjīnguīshí
fénshuǐfēngyānlěngbìngzhōuhuāchí

huāngtíngzēngbiémèngshīxíng
xiàngshānyángguòlínrénbē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梦(bié mèng)的意思:指不要做白日梦或幻想,要实事求是。

并州(bìng zhōu)的意思:指同一地域内两个或多个权力机构并存,形成分裂局面。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花木(huā mù)的意思:指花草树木,泛指各种植物。

荒庭(huāng tíng)的意思:指家里荒芜、人丁凋敝的景象。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邻人(lín rén)的意思:指邻居、街坊之间的关系。

山阳(shān yáng)的意思:指山的阳面,比喻光明、向上的一面。

失行(shī xíng)的意思:失去行动能力或行动方向不明。

行期(xíng qī)的意思:行期指的是旅行的时间。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活动或者计划的时间。

越石(yuè shí)的意思:越过石头,形容能力超群,轻松解决问题。

翻译
从前跟随刘越石,如今独自归乡时。
汾河上空风烟凄冷,并州的花木也显得迟缓。
荒芜的庭院增添了离别的梦境,野外的雨打乱了行程计划。
不要再去山阳那边,邻家夜晚的笛声听起来格外悲伤。
注释
昔:从前。
随:跟随。
刘越石:历史人物,刘琨(字越石)。
独:独自。
归:回归。
汾水:古代河流名,今山西汾河。
风烟:指风和雾气,这里形容环境凄清。
冷:凄冷。
并州:古地名,今山西太原一带。
花木迟:花木因天气寒冷而生长缓慢。
荒庭:荒废的庭院。
别梦:离别之梦。
野雨:野外的雨。
失行期:错过预定的行程时间。
山阳:古代地名,指山的南面,这里可能指刘越石的故乡或某特定地点。
邻人:邻居。
夜笛:夜晚的笛声。
悲: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离别之情的景象。诗人昔日与刘越石一同行走,今日却独自归去,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孤独和留恋的情感。汾水的风烟显得冷清,而并州的花木则显得迟缓,这些意象都渲染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淡漠。荒庭中的别梦和野雨中的失期,更是对离别之痛的深刻描绘。最后,诗人告诫不要向山阳方向行进,因为邻人夜晚吹奏的笛子声中充满了悲凉。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深留念和离别之痛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耿湋
朝代:唐   字:洪源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耿湋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猜你喜欢

谒凤山公生祠二首·其一

沙雾当年收乱略,乾坤此地著公祠。

寒城诵德流风近,秋路驱尘驻马迟。

草际砰含河洛润,天中目送凤凰仪。

崇楣未展遗思剧,揽辔高云愧独知。

(0)

新复燕居庙成敬和忠宪先师废院诗·其三

燕居不日拟灵台,惟有依庸尚未恢。

千古同心应不少,但能继往自开来。

(0)

吁嗟

吁嗟此日不再得,今古几人持道脉。

先贤讲学旧东林,明府得朋新丽泽。

四子言如万斛珠,二泉说与千金易。

绛帐清风拂子衿,黄堂化雨润丘陌。

一旦归舆赋随初,吾道虽南马首北。

仲尼归鲁是何年,泗水泉林并增色。

田间遗老顿无主,使我攀车泪沾臆。

草深一丈讲堂前,吁嗟此日不再得。

(0)

寄畅园二十咏·其六清川华薄

映水列轩窗,林峦森在瞩。

塘坳聚落花,溪流出茅屋。

(0)

与缉熙同访莫云楼

朝看日影漾波纹,卓午风和日又曛。

遥指吟篷烟水上,两三人醉一楼云。

(0)

梦视先公

一绝趋庭二十年,年年春到倍凄然。

光阴有限恩何极,报答无由岁屡迁。

梦里音容浑似昔,人间故旧不如前。

觉来犹记承欢处,涕泪交流落枕边。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