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东川.夜深行》全文
- 翻译
- 深夜里仍在江面环绕而行,轰隆的江水声仿佛战鼓在敲响。
渐渐望见哨所像是接近了驿站,百牢关的守吏举着火把在前方迎接。
- 注释
- 夜深:指很晚的夜晚。
犹自:仍然。
绕江行:在江面上航行。
震地:震动大地,形容声音之大。
江声:江水的声音。
渐见:逐渐看见。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疑近驿:疑惑中觉得接近了驿站。
百牢关:地名,此指重要的关卡。
关吏:守关的官吏。
火前迎:举着火把在前面迎接。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夜中的人在江边行走,感受着大自然和人文景观交织的氛围。首句“夜深犹自绕江行”表达了诗人夜深人静时仍然不忍离去,继续沿着江岸漫步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风光的钟爱,也透露出一种难以忘怀的执着。
接着“震地江声似鼓声”一句,以惊人的比喻形象,将江水的轰鸣之声比作震耳欲聋的战鼓。这不仅传达了声音的强烈,更暗示了一种力量和动荡,这可能是自然界的声音,也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回响。
随后“渐见戍楼疑近驿”一句,通过视觉上的朦胧感受,描绘出远处的军事建筑——戍楼逐渐清晰的轮廓,这种不确定性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这里的“疑”字用得妙,让人感觉到诗人在夜色中的观察和推测。
最后“百牢关吏火前迎”一句,显示了边塞地区军事管理的严格与警觉。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即便是深夜,也有官吏提着火把前来迎接,这不仅体现了军中纪律之严,也反映出诗人所处时代的紧张气氛。
这首诗通过对夜色中的江行、自然声音、建筑轮廓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特殊的历史时期与空间氛围,既有自然之美,也不乏边塞之严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县宰赴召
出宰男邦过冉求,潦江木落四番秋。
主恩父母朝天去,失哺婴孩伏地留。
一片丹心深国虑,数茎白发为民愁。
邑人共绘生祠像,不戴貂蝉官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