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雁荡》
《入雁荡》全文
明 / 文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山深断车马,鸡犬亦萧疏

涧道苍莽峰峦紫虚

扳援鸟道宛转僧庐

不觉绝顶,身寒云满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扳援(bān yuán)的意思:用手指、手掌等扳住并拉动,比喻帮助、救助。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苍莽(cāng mǎ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或者山野荒凉的景象。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峰峦(fē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起伏的景象。

涧道(jiàn dào)的意思:涧道指的是山间的小道或狭窄的山路。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僧庐(sēng lú)的意思:僧庐是指僧人的住所,也用来比喻简陋的房屋或简陋的住处。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紫虚(zǐ xū)的意思:指高尚、空灵、超脱尘世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雁荡山的深邃与幽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氛围。

首句“山深断车马”,开篇即以“山深”点出雁荡山的深远与人迹罕至,暗示了其原始与神秘。接着“鸡犬亦萧疏”,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宁静与荒凉,鸡犬之声稀疏,更显出环境的空旷与寂寥。

“涧道散苍莽,峰峦翔紫虚”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山涧的苍茫与广阔,另一方面则以“峰峦翔紫虚”勾勒出山峰的高耸与神秘,形成了一种壮丽而超脱的景象。

“扳援绝鸟道,宛转得僧庐”则展现了诗人攀登险峻山路的过程,以及最终到达僧庐的喜悦与平静。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蕴含着对精神寄托的向往。

最后,“不觉凌绝顶,身寒云满裾”两句,以诗人登顶后的感受收尾。在达到山顶的一刹那,诗人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感受到了超越凡尘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身寒云满裾”,既是对当时天气的描述,也是对心境的象征,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心灵纯净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雁荡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作者介绍

文林
朝代:明

(1445—1499)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宗儒。文洪子。成化八年进士。历知永嘉、博平二县,迁南京太仆寺丞。建言时政十四事。告归数年,复起知温州府,卒于官。学问该博,尤精于易数。作诗文明畅不蹈袭。有《琅琊漫抄》、《文温州诗》。
猜你喜欢

雪后孤山

断碑孤冢树苍苍,鹤自飞归道士房。

春在梅花寻不见,满山残雪只闻香。

(0)

荷花

吴姬一曲采莲歌,回首秋风卷碧波。

翠盖不能擎雨露,鸳鸯应怨夜寒多。

(0)

董宰见和用韵留别

谩辱君相送,我行非壮图。

客程来又去,人事久如初。

句淡僧能和,泉灵旱不枯。

升高莫怨险,世路尔能锄。

(0)

坡南塘

吁嗟从古行路难,长亭短日天风寒。

舟胶马隤忧欲死,朱门歌舞谁办此。

一朝邂逅荥阳君,首倡开土囊俱倾。

五丁未具饭能几,群毛不集裘安成。

(0)

用前韵

每来登眺便眉伸,高处苍穹俨若临。

投老光阴随日晚,思归情绪与秋深。

鹭飞沙际迷人目,雁满江头动客心。

北望淮淝何处是,晚来烟雾正沈沈。

(0)

送东山源和尚归闽

寻思六十蒿枝拂,如何再得一顿吃。

此是临济住后时,黄檗棒头痛的的。

寻思昔日曾行脚,未离南方已先错。

此是天平住后时,西院清风顿销铄。

此时人是彼时人,去时路是来时路。

老源胸中只自知,却道古人恰相似。

二月江湖春水生,拈得乌藤先我行。

得大愚力黄檗力,且听住后真消息。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