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可材为琴,于调恐不谐。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腹(bàn fù)的意思:形容人的品性不正直,心怀不轨。
不谐(bù xié)的意思:不和谐,指不协调、不一致、不相宜。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栖(bù qī)的意思:不停留、不驻扎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尘泥(chén ní)的意思:指尘土和泥巴,比喻世俗的事物和纷扰的尘世。
风雷(fēng léi)的意思:风雷指的是风和雷,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景象或行动。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朗然(lǎ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开朗,情绪愉快。
暝色(míng sè)的意思:指夜幕降临时的黄昏或黎明时的微亮。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秋怀(qiū huái)的意思:指思念故乡或亲人的心情。
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为薪(wéi xīn)的意思:为了一点微薄的报酬而劳累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小僮(xiǎo tóng)的意思:小男孩、年轻的仆人
薪槱(xīn yǒu)的意思:指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顾大局,自相矛盾的行为。
言念(yán niàn)的意思:言语和思念。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榛棘(zhēn jí)的意思:指荆棘丛生的地方,比喻困难重重、险阻艰深的境地。
振衣(zhèn yī)的意思:指人的衣服被风吹动,形容人的精神振奋、意气风发。
- 注释
- 翳:遮蔽。
荷:扛着。
振衣:抖落衣服。
朗然:明朗的样子。
乖:偏离、不顺。
薪槱:柴火。
调:音调。
暝色:夜色。
- 翻译
- 高高的台子被丛生的荆棘遮蔽,扛着铁锹开辟出山路。
抖落衣服登上云端,秋天的景色使我心情开朗。
想到那半枯的树木,就像我晚年的生活偏离了正道。
风雨劈开了它的半边躯干,叶子凋零,鸟儿不再栖息。
幸好它没有成为柴火,否则会被烧成灰烬。
原本想用它的木材做琴,但恐怕音调不合。
喝醉后产生这样的感慨,夜色中南北方向都变得模糊。
下山不能太急,小童扶着我返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高台翳榛棘,荷锸冈路开"两句,通过对高台与道路的描写,营造出一份清幽而又有些许荒凉的情景。诗人穿越这样的环境,彷彿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振衣陟云端,朗然豁秋怀"则是诗人对自己精神状态的一种写照。这里的"振衣"意味着整理心绪,而"陟云端"则象征着灵魂的高飞和超脱尘世。"朗然豁秋怀"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这是对秋天景色的一种感受,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言念半死树,类我晚节乖"两句,通过对一棵半死不活的树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晚年命运的某种感慨。这棵树似乎成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反映出一种生命力与衰败并存的复杂情感。
"风雷劈半腹,叶落禽不栖"则是对自然界动荡变化的一种描绘,这里的风和雷声象征着外界的动乱,而树叶的落下和鸟儿无处栖息,则映射出一种生命不安的情景。
"幸不为薪槱,烧之化尘泥"这两句,诗人通过对木柴未被燃烧而感到庆幸的表达,传递了一种对于物质消逝与精神超脱之间关系的思考。木柴未被焚毁而保持其形态,可以看作是诗人希望自己的精神不被世俗之火所熏。
"谓可材为琴,于调恐不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造的一种自我怀疑。即便是有好的材料,也可能因为自己技艺不精而无法奏出和谐的旋律。
"醉抱作此感,暝色南北迷"两句,是对饮酒以忘却世间纷扰所得之愉悦的一种表达。这里的“醉抱”是诗人在酒精的作用下,拥抱着自己的心绪和感受。同时,“暝色南北迷”则描述了夜幕降临后四处迷离的情景。
"下山不可急,小僮扶我回"最后两句,是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的一种体验。这里的“下山不可急”意味着不应该急于离开这份宁静和美好,而“小僮扶我回”则表达了对生活中某种依靠或帮助的一种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于自然、艺术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