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咽(āi yān)的意思:形容悲伤哭泣声音凄凉悲切。
白雁(bái yàn)的意思:指白色的雁鸟,比喻离别的情景或离散的友情。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差池(chā chí)的意思:指差距、差别。
单栖(dān qī)的意思:指只能单独栖息,不能与其他同类共处。
菰蒲(gū pú)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言行高尚,纯洁无瑕。
顾影(gù yǐng)的意思:顾念、牵挂回忆。
皎洁(jiǎo jié)的意思:明亮洁净,光彩照人。
旅食(lǚ shí)的意思:指在旅途中吃饭,也泛指旅途中的食宿。
毛羽(máo yǔ)的意思:指微小的事物或细微的差别。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清波(qīng bō)的意思:指水面平静无波澜。
失群(shī qún)的意思:指群体中有人或动物离开原本的群体,与其他成员分离。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双阙(shuāng quē)的意思:双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两座城门。它用来形容两座城门紧紧相邻,相互对峙的景象。
相将(xiāng jiāng)的意思:比喻彼此互相对待、相互交往。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依人(yī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完全依赖另一个人,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幽独(yōu dú)的意思:形容人处于幽静孤独的境地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 注释
- 东溪:指代一条溪流。
皎洁:明亮而洁净。
薄暮:傍晚。
清波:清澈的水面。
差池:形容行动不协调。
幽独:孤独。
旅食:流浪时的食物。
菰蒲:水生植物,可供食用。
霜雪:寒冷的天气。
边风:边境的风。
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影子。
哀咽:悲伤地鸣叫。
乌:乌鸦。
双阙:古代宫殿的两个高大建筑。
- 翻译
- 东溪中有一只白雁,羽毛多么洁白。
傍晚时分它在清澈的波水中沐浴,夕阳下它的身影忽明忽暗。
长久以来它离群索居,孤独地依傍着人世间。
为了生存,它依赖水中的菰蒲,独自面对寒冷的霜雪却感到害怕。
昨晚边境的寒风吹起,它看着自己的倒影,只能空自悲鸣。
比起城墙上的乌鸦,它多么希望能与伴侣一同围绕着皇宫的双阙飞翔。
- 鉴赏
诗人以一只洁白的雁鸟为意象,展开了对孤独与自由的深沉感慨。"东溪一白雁,毛羽何皎洁"直接描绘出主体形象,白雁在东溪之中,它的羽毛洁白如雪,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紧接着的"薄暮浴清波,斜阳共明灭"则是环境与光影的刻画,晚霞下的溪水清澈,太阳渐渐西下,与雁鸟共同享受着这份宁静。
然而,这种美好景象并不能掩饰诗人内心的孤寂。"差池失群久,幽独依人切"表达了诗人对集体生活的渴望和对亲密关系的追求,雁鸟虽然洁白,但它已经长时间与同伴失散,显得十分孤独,而诗人也深感这种孤独之痛。
接下来的"旅食赖菰蒲,单栖怯霜雪"则是对艰苦生活的描写,雁鸟在外漂泊,没有固定的食物来源,只能依赖野生的植物为生。而当冬天来临,它独自栖息,面对严寒的霜雪,显得异常脆弱。
最后两句"边风昨夜起,顾影空哀咽。不及墙上乌,相将绕双阙"则是对自由与囚禁的比较。诗人感受到来自边疆的冷风,这种风带来了不祥的预兆,他看着自己的身影,发出悲伤的叹息。他并不羡慕那些在城墙上自由飞翔的乌鸦,因为它们虽然看似自由,但其实也只是围绕着高高的城墙而已,而他与白雁一样,在精神上追求着真正的解放。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孤独和生命境遇的深刻体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雪花达摩布衣偈
拈花公案且莫道,西来正被拈花恼。
一花开后几花开,微笑不禁成绝倒。
归去来,人未老,掉下从前旧草鞋。
衲被蒙头面壁坐,提起不直一落索。
放下大地无处著,从来被他碍手脚。
为君索火当街烧,布袋依前是弥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