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掌光逾澈,当轩质自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窗户(chuāng hù)的意思:指人的眼睛,也比喻观察、了解事物的途径或窗口。
丹楹(dān yíng)的意思:形容红色的柱子和横梁。也比喻美好的家宅。
皓彩(hào cǎi)的意思:形容光彩耀眼、明亮洁白。
积素(jī sù)的意思:积累基础素材或修养
精诚(jīng chéng)的意思:指心灵纯粹,情感真挚,态度真诚。
良辰(liáng chén)的意思:指美好的时刻或时光。
凌室(líng shì)的意思:指某人不遵守规矩,擅自进入他人的房间或住所。
冕旒(miǎn liú)的意思:指帝王的冠冕,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尊贵。
向日(xiàng rì)的意思:指向着太阳的方向,比喻积极向上、向着光明的方向努力。
心感(xīn gǎn)的意思:心中有所感受,内心有所体会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斋心(zhāi xīn)的意思:指修养心性,慎独自省,追求心灵的纯净与宁静。
仲月(zhòng yuè)的意思:指农历的第二个月份,即四月。
- 注释
- 仲月:农历的仲月,即二月或八月。
凌室:冰室,古代用于冷藏的场所。
斋心:虔诚的心,指内心清净。
皓彩:明亮的光彩。
丹楹:红色的屋梁。
积素:堆积的白雪。
冕旒:古代帝王的帽子,这里象征尊贵。
逾澈:更加清澈。
精诚:真诚的心意或敬意。
- 翻译
- 在仲月之时,打开冰室,虔诚的心感受神圣的情感。
寒冷的姿态在洁白的座位上显现,明亮的光彩照亮了红色的屋梁。
积雪因风势而更加雄壮,空中的景象在阳光下显得清晰。
遥远的地方映照出清冷的光芒,靠近时又能清晰地照见冕旒(古代帝王的帽子)。
在手中,光芒更加清澈;面对窗户,它的本质似乎变轻。
美好的时刻才能显现它的价值,以此来表达最真挚的敬意和忠诚。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名为《荐冰》。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寒冷天气中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修身养性、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仲月开凌室,斋心感圣情":这里的“仲月”指的是农历中的仲冬,即冬季的第二个月份。诗人在这个时候打开了他的书房或静室,用以修身养性,通过这种方式来感应圣贤之情。
"寒姿分玉坐,皓彩发丹楹":“寒姿”指的是严冬时节的清冷气质,而“玉座”则象征着纯洁无瑕的境界。诗人用“皓彩发丹楹”来形容窗棂上的冰花,这种景象不仅美化了室内,还映射出诗人的高洁情操。
"积素因风壮,虚空向日明":“积素”意味着积累的纯净和清廉,而“风壮”则是形容冬天的气候。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自己在严寒中坚守品德不渝。
"遥涵窗户冷,近映冕旒清":这里的“遥涵”指的是远处景象的包涵,而“窗户冷”则是对室内外界的感受。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自己内心世界的明净与外在环境的对照。
"在掌光逾澈,当轩质自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之光明超越了物质的重量,自己的品格自然而然地显得轻松无负。
"良辰方可致, 由此表精诚":“良辰”指的是良好的时机或适宜的时间,而“方可致”则意味着到了可以达到某种境界的时候。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修养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从而能够展现出他的真挚与忠诚。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赵蕃先生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他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和追求。通过对寒冷天气的描写,诗人以此象征自己的高尚情操与内在世界的纯净无瑕。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二十首·其二
谁唤天公醉。叹人间、遍遭白眼,鬼犹如此。
骇绝玉棺还未下,争说巫阳行矣。
欲铲尽、穷途名字。
便是王嘉偿债异,问去来、何与痴儿事。
此间乐,恐非是。年来我亦工逃死。
正通天、赤章奏醮,绯衣休至。
君本灵芝宫里客,隔水犹呼时未。
算暂让、仙家十赍。
忽地秋风回服鸟,再从头料理千秋计。
书到日,为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