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二十四首·其十七》
《偈颂二十四首·其十七》全文
宋 / 释智愚   形式: 偈颂

奸峭互陈,对面千里

有人寄僧过夏南山大开东閤彼此出家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彼此(bǐ cǐ)的意思:互相;相互之间

出家(chū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家庭,放弃尘世的事物,投身于宗教修行或出家修道。

东閤(dōng hé)的意思:指朝廷的内外大臣,也泛指朝廷的高官显贵。

对面(duì miàn)的意思:指与自己相对或相对立的位置或方向。

过夏(guò xià)的意思:指夏天过去了。

家儿(jiā ér)的意思:家庭、家人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出家儿(chū jiā ér)的意思:指放弃世俗生活,选择出家修行。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口吻,描绘了一幅奇特而深邃的画面。"奸峭互陈,对面千里",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距离放大到极致,暗示了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障碍和误解。"有人寄僧过夏",引入了一个僧人作为观察者和参与者,他或许是在寻求心灵的解脱或是对现实的反思。

"南山大开东閤",这里的南山象征着自然界的宁静与深远,东閤则可能是僧人修行的所在,暗示着一个与世隔绝、追求内心平静的空间。"彼此出家儿",强调了僧侣们共同的修行生活,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自然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如何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它不仅反映了宋代禅宗思想的深刻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释智愚
朝代:宋   号:虚堂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生辰:1185年—1269年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紫山寺晚望山门

山门藏绝境,青壁上参天。

石漏窗中月,岩通洞底泉。

幽期恐摇荡,眺望每留连。

远忆瞿硎老,神交碧落边。

(0)

题李伯时三马图卷

古人画马形与骨,今人画马色与肉。

唐有韩干笔意高,宋有龙眠可相续。

今朝偶见三马图,眼如悬铃漆团曲。

短鬃两耳双竹批,风入四蹄如铁蹴。

宋伯老苏亦闲雅,赞以诗文过金玉。

呜呼安得九方皋,见此应须少回瞩。

(0)

送象先镜上人归南昌

赤霄有紫凤,文彩光陆离。

不肯阿阁巢,宁受樊笼羁。

垂垂翠筠实,翳翳梧桐枝。

岂无食息好,遑遑欲何之。

神飙激长翮,群翼何由追。

还作朝阳鸣,慰此长年思。

(0)

待马易之不至

幽人期不至,独依庭树行。

不觉出门去,满湖春水生。

微雨立桥上,遣人骑马迎。

应想来渐近,隔街闻语声。

(0)

题王叔明听雨楼图

层檐集夙溜,深砌走鸣瀑。

馀声殷天籁,清气入林屋。

风波任喧汹,燕坐瞑双目。

寘身得萧爽,洗耳绝尘俗。

香穗郁水沈,帘花映湘竹。

篝灯动春酌,剪韭留夜宿。

与客对床眠,清谈未云足。

(0)

游黄华

溪流漱石振苍崖,林树号风吼怒雷。

为谢山灵幸宽贳,漫郎投劾已归来。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