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是山间别,寒泉在脚边。
戏鱼争美荫,啼鸟破佳眠。
山寂夜如水,僧閒日抵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离别时的寂寞心境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诗人以“终是山间别”开篇,表达了山间离别之情意的恒久与深沉。紧接着,“寒泉在脚边”则是对环境的一种描写,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冷清。
接下来的“戏鱼争美荫,啼鸟破佳眠”两句,通过鱼儿嬉戏于水中的美丽树荫,以及鸟鸣声打扰了诗人良好的梦境,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反衬出诗人的寂寞之情。
“山寂夜如水”则是对山中夜晚静谧氛围的一种形容,静得像流动的水一般,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而“僧閒日抵年”则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概念,僧人的生活虽然平淡,却也无法阻挡岁月的流转。
最后,“欲来来未得,戽斗救枯田”两句,通过对农事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一种向往和不易实现的愿望。"戽斗"是用锄头耕作土地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在干旱之年努力灌溉枯萎的田地,体现了农民对于丰收的渴望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山间的自然景物和生命活动,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山生活的怀念,同时也表现出对时间流逝、自然力量等哲理主题的思考。
阿母妊娠曾梦云,道人见云如母存。
高天悠悠不可闻,虎豹守关深九门。
丹青楼馆云中起,翠幕银屏按云气。
缥缈时闻子晋笙,蹉跎日集王乔履。
蟠桃千年花又开,云中不见阿母回。
丁令白鹤有再至,汉宫青鸟无复来。
但愿无风亦无雨,桃花开遍梦云处。
花气腾空结紫云,拔宅乘云上升去。
六十五年嗟老矣。衰残那更朝衫系。
人说归来陶令拟。知也未。乡园风景而今异。
浩劫连番瓜蔓水。嗷鸿中泽馀生寄。
寒故凄凉书一纸。蓬户底。相看可有相怜计。